儿童中耳炎急性发作期不建议洗澡,恢复期可短时间温水淋浴但需避免耳部进水。中耳炎护理需重点关注耳道干燥、感染控制和家长监护,主要有耳部防水措施、洗浴温度控制、洗后干燥处理、观察感染迹象四个要点。
1、耳部防水措施家长需使用医用防水耳塞或凡士林棉球封闭外耳道,洗头时采用后仰姿势避免水流冲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鼓膜穿孔,进水会导致细菌逆行感染。
2、洗浴温度控制建议家长将水温维持在38℃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高温水蒸气可能加重中耳腔渗出,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耳闷胀感加剧。
3、洗后干燥处理家长需立即用无菌棉签吸干耳廓水分,禁用挖耳工具。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过敏体质相关,潮湿环境易诱发真菌感染。
4、观察感染迹象洗澡后出现耳痛加剧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就医。细菌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或红霉素。
恢复期洗浴后建议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部30厘米吹干,日常加强维生素A和锌摄入帮助黏膜修复,避免用力擤鼻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