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病毒性肺炎有后遗症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病毒性肺炎用药?

小儿病毒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物。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适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能抑制病毒复制。利巴韦林颗粒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病原体有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功效,可缓解咳嗽、痰多等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患儿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变化,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

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病毒性肺炎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病毒性肺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氧疗等方式治疗。

病毒性肺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一般治疗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剧烈活动。药物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奥司他韦颗粒或干扰素α2b喷雾剂,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若出现低氧血症,需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改善通气。部分重症患儿可能需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和呼吸状态,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病毒性肺炎注意事项?

病毒性肺炎患者需注意隔离防护、症状监测、合理用药、营养支持和康复管理。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1、隔离防护

确诊后应单独居住并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或贴身物品。房间每日通风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以上,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区域。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分泌物需密封处理。隔离期通常持续至体温正常3天且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

2、症状监测

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度、血氧低于93%或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钟需立即就医。警惕胸闷加重、意识模糊等重症表现,儿童需特别观察有无拒食或精神萎靡。居家可准备指夹式血氧仪辅助监测。

3、合理用药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抗生素仅适用于合并细菌感染时。止咳可用右美沙芬,但痰多者禁用中枢性镇咳药。发热超过38.5度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与其他含该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所有药物均须遵医嘱。

4、营养支持

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每日饮水不少于1.5升。发热期可少量多餐,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草莓等水果。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果摄入量。吞咽困难者可暂时改用营养补充剂。

5、康复管理

急性期后需逐步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天练习两次。体力恢复后可尝试散步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钟。出院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

病毒性肺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戒烟酒并避免二手烟暴露。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40%-60%,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流感高发季前可接种疫苗预防。若出现活动后气促或疲劳感持续不缓解,需返院评估肺功能。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需加强原有疾病的控制监测,如糖尿病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老人病毒性肺炎严重吗?

老人病毒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但高龄或合并基础疾病者可能出现重症。病毒性肺炎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病毒类型、患者免疫力、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常见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免疫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感染后,通常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轻中度症状,通过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可逐渐恢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但经氧疗和药物干预后预后较好。早期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

存在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或免疫缺陷的老年患者更易进展为重症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衰竭或多器官功能障碍。此类患者需住院接受更昔洛韦等静脉抗病毒治疗,必要时需机械通气支持。合并细菌感染时还需联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抗生素。

老年病毒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鱼肉粥。居家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若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指氧饱和度低于93%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但应避免剧烈运动。疫苗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病毒性肺炎怎么办?

病毒性肺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氧疗、免疫调节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肺炎通常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体引起。

1、抗病毒治疗

针对特定病毒可选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流感病毒肺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效,更昔洛韦可用于巨细胞病毒肺炎。使用抗病毒药物需在发病48小时内开始,并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2、对症支持治疗

发热患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咳嗽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保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支持。

3、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要氧疗,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能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考虑有创机械通气。

4、免疫调节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过度炎症反应。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但需评估获益风险比。

5、中医中药治疗

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抗病毒作用。麻杏石甘汤等经典方剂可缓解咳嗽症状。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针灸疗法可辅助改善呼吸道症状。

病毒性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鱼肉粥等。居室保持通风,湿度维持在50%左右。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高龄及慢性病患者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睾丸炎 膀胱结石 肛门息肉 脾动脉瘤 脑棘球蚴病 肾动静脉瘘 特纳综合征 贲门失弛缓症 麻痹性睑外翻 门静脉海绵样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