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房颤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20年存活率与基础疾病控制、抗凝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1、基础疾病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加速心房结构重构,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冠心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
2、抗凝治疗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抗凝药物可降低脑卒中风险,需定期监测INR值,避免与阿司匹林等药物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3、心律控制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维持窦性心律,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房颤患者。
4、生活方式限制酒精摄入、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每周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可减少房颤发作频率。
建议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日常使用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变异度,突发心悸时及时记录心电图供医生评估。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