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肛门,医学上称为造瘘口或结肠造口,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肠管引出体表,用于排泄粪便的医疗手段。它通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或损伤,如肠癌、肠梗阻或严重创伤。造瘘口的外观因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般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开口,周围皮肤经过特殊护理,以减少感染和刺激。
1、外观特征:人造肛门通常位于腹部左侧或右侧,具体位置根据手术需要而定。造瘘口的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3厘米,周围皮肤经过修剪和缝合,形成一个平坦的表面。造瘘口内部可见肠黏膜,颜色为粉红色或红色,质地柔软。
2、皮肤护理:造瘘口周围的皮肤需要特别护理,以预防感染和皮肤刺激。患者应定期清洁造瘘口周围皮肤,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水,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清洁后,可使用专用的皮肤保护剂或造瘘口护理产品,如造瘘口粉或造瘘口膏,以保持皮肤干燥和舒适。
3、排泄管理:人造肛门的排泄管理需要患者使用专门的造瘘袋。造瘘袋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透气性。患者应根据排泄物的量和性质选择合适的造瘘袋,并定期更换,以避免泄漏和异味。更换造瘘袋时,应注意清洁造瘘口和周围皮肤,确保造瘘袋的密封性。
4、生活适应:人造肛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通过适当的护理和适应,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患者应学会自我护理造瘘口,包括清洁、更换造瘘袋和监测造瘘口的健康状况。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易引起腹泻或便秘的食物,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功能。
5、心理支持:人造肛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患者应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同时,患者可以参加造瘘口患者的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获得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健康。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有助于改善肠道蠕动和整体健康。定期进行造瘘口的自我检查和专业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确保造瘘口的正常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茵陈长大后呈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茎直立、叶片羽状分裂、花序呈圆锥状,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茵陈是菊科蒿属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茵陈成熟植株高度可达50-100厘米,茎部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棱,基部木质化。叶片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约1-4厘米,宽约1-3毫米,叶缘常反卷。花期7-10月时,茎顶会生出圆锥状花序,由多数卵形或椭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直径约1.5-2毫米,花序基部有苞片3-4层。花冠管状,黄色,外层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果实为瘦果,长约0.8毫米,表面光滑无毛。
茵陈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河岸等向阳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新鲜植株具有特殊香气,干燥后香气更为浓郁。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春季采收的幼苗或秋季采收的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称茵陈蒿。传统医学认为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茵陈栽培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注意保留根部以利再生,加工时需阴干或晒干,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使用前需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切段后干燥贮存。
肾切除后可能对机体代谢、血压调节、泌尿功能等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与剩余肾功能代偿能力、手术方式及术后护理有关。主要影响包括水电解质失衡风险增加、血压波动概率升高、蛋白质代谢负担加重、感染防御能力下降、激素分泌调节减弱等。
1. 水电解质失衡单侧肾切除后,剩余肾脏需代偿性增加滤过负荷,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功能暂时性下降。术后早期多尿期易出现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少尿期则可能引发高钾血症或水肿。建议每日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控制钠盐摄入在3-5克/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或呋塞米片调节电解质。
2. 血压调控异常肾脏分泌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血压调节,单侧肾单位减少可能引发代偿性血压升高。临床常见术后6-12个月内出现波动性高血压,尤其合并糖尿病或动脉硬化者更显著。推荐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可遵医嘱选用缬沙坦胶囊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限制每日液体摄入不超过2000毫升。
3. 蛋白代谢负担剩余肾脏需承担双倍滤过任务,长期可能导致肾小球高滤过损伤。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升高,严重时出现低蛋白血症。术后应控制蛋白质摄入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清、鳕鱼等优质蛋白,避免豆制品过量。定期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必要时联合使用复方α-酮酸片延缓肾功能恶化。
4. 感染风险上升肾脏参与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单肾患者泌尿系感染概率较常人增加。尤其留置导尿管期间易发生大肠埃希菌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保持会阴清洁,可预防性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出现发热腰痛时需及时检查尿培养,根据结果选择头孢克肟颗粒或左氧氟沙星片治疗。
5. 激素分泌变化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能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术后3个月起建议每月检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低于100g/L时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同时肾脏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会影响钙磷代谢,需定期检测骨密度,配合骨化三醇胶丸和碳酸钙D3片预防骨质疏松。
肾切除术后需建立个性化随访计划,术后1年内每2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尿常规,之后逐渐延长至半年1次。饮食上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原则,每日食盐不超过啤酒瓶盖平铺量,避免腌制食品。运动建议选择游泳、太极等低冲击项目,每周3次且单次不超过30分钟。注意观察下肢水肿、夜间尿量突增等预警症状,出现持续血压超过140/90mmHg或血清肌酐上升超过基础值30%时应立即复诊。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以减少肾脏负担。
口腔HPV感染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疣状增生或溃疡性病变。
口腔HPV感染引起的病变可能呈现为白色或粉红色的菜花样突起,表面粗糙不平,质地柔软,通常无痛感但可能伴随轻微异物感。部分病例可见扁平状斑块或点状糜烂,多发于舌缘、软腭、颊黏膜等部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病灶边缘不规则且生长迅速,偶见出血倾向。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融合病灶,范围可扩散至咽部。
日常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增生应及时就医明确病理性质。
特应性皮炎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和红斑,严重时可能出现渗出、结痂和皮肤增厚。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出现在面部、颈部、肘窝和腘窝等部位。皮肤干燥是常见症状,可能伴随脱屑和粗糙感。瘙痒感明显,尤其在夜间加重,反复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红斑多呈对称分布,边界不清,急性期可能出现丘疹、水疱和渗出。慢性期皮肤可能增厚,形成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婴儿期多表现为面部和四肢伸侧的红斑和渗出,儿童期以肘窝和腘窝为主,成人期则常见手部、颈部和眼周病变。
患者应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环境湿度适宜。
肛门长痔疮通常表现为肛周出现柔软肿物,可能伴随排便疼痛、出血或瘙痒。痔疮根据发生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由肛垫下移或静脉曲张导致。
1、内痔表现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早期可能仅有无痛性便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痔核脱出,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推回或持续脱垂。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软膏等药物缓解症状。
2、外痔表现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肛门口形成柔软团块,急性发作时可能形成血栓性外痔,表现为紫黑色硬结伴剧烈疼痛。久坐、辛辣饮食易诱发,可通过高锰酸钾坐浴缓解,必要时需手术切除,常用术式包括血栓剥离术或外痔切除术。
3、混合痔特征混合痔兼有内外痔表现,痔核跨越齿状线相连,可能出现环状脱垂伴黏液渗出。长期用力排便会导致病情加重,治疗需结合口服地奥司明片等静脉活性药物,配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局部使用。
4、并发症症状严重痔疮可能引起贫血、嵌顿或感染。嵌顿痔表现为痔核肿胀坏死,需紧急处理。预防性措施包括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如厕时久蹲,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排便。
5、鉴别诊断需与肛裂、直肠息肉等疾病区分。肛裂疼痛呈刀割样且便后持续,直肠息肉多无痛但可能伴黏液便。确诊需通过肛门镜或结肠镜检查,疑似恶性病变时需进行病理活检。
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适量食用火龙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软化粪便。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改善肛周血液循环。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替换卫生纸擦拭。若出现持续出血、痔核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