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可通过补液治疗、抗生素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感染、卫生条件差、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腹泻导致体液丢失,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葡萄糖电解质溶液等。
2、抗生素治疗志贺菌感染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与细菌耐药性、既往用药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发热、脓血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
3、微生态调节抗生素使用后易引发肠道菌群失调,可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酪酸梭菌活菌等益生菌制剂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4、饮食调整急性期选择低渣流食,恢复期逐步增加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刺激肠道,推荐米汤、蒸蛋羹、苹果泥等。
治疗期间注意隔离消毒,便后彻底洗手,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全程用药,定期复查便常规,避免转为慢性或带菌状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