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测结果主要通过T值和Z值评估,T值反映与健康年轻人骨量差异,Z值反映同龄人骨量差异。
1、T值解读T值大于-1为正常,-1至-2.5为骨量减少,小于-2.5提示骨质疏松。需结合钙剂、维生素D及双膦酸盐类药物干预。
2、Z值意义Z值低于-2需排查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因,如甲亢或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儿童青少年主要参考Z值评估发育状况。
3、骨折风险低骨密度伴骨折史属于极高危,需使用特立帕肽等促骨形成药物。FRAX工具可计算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
4、随访建议初次检测异常者每1-2年复查,接受治疗者可通过骨转换标志物监测疗效。绝经后女性及70岁以上男性建议定期筛查。
保持适度负重运动,每日摄入800-1200mg钙元素,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至内分泌科或骨质疏松专科进一步评估。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