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夹层的并发症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和低血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多。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显著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患者会出现严重脱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低血糖可由降糖药物过量、进食不足或运动过量引起,表现为心悸、出汗、手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降糖方案,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

赵蕾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究竟有多少并发症?

糖尿病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涉及多个器官系统,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微血管和大血管损伤。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与高血糖对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破坏有关。糖尿病肾病早期可能出现蛋白尿,后期可进展为肾衰竭,主要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周围神经病变常见手脚麻木或刺痛,是血糖代谢异常损伤神经纤维的结果。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也与糖尿病相关,因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足部溃疡和感染风险增高,源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的双重作用。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会有哪些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引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等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是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出血后3-14天,由于血液分解产物刺激血管导致收缩,可能引发脑缺血甚至脑卒中。脑积水通常由出血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表现为头痛加重、意识障碍等症状。再出血多出现在发病后24小时内,与动脉瘤破裂未完全闭合有关,致死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癫痫发作,与出血刺激脑皮质相关。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全身性并发症。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严格遵医嘱进行降颅压、止血等治疗,定期复查头部CT评估病情变化。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有哪些?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甲亢性心脏病。甲状腺危象属于急症,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烦躁不安等,需要立即就医。长期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还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病变,如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等。

建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用药,保持低碘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需与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急腹症、急性心包炎、脑卒中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主动脉夹层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血压异常、脉搏不对称等症状,可通过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均可表现为突发胸痛,但前者疼痛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榨性,常放射至左肩臂部。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或压低,心肌酶谱升高。主动脉夹层疼痛更为剧烈,呈撕裂样,多位于胸背部,可向下延伸至腹部。两者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主动脉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2、肺栓塞

肺栓塞患者常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多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D-二聚体升高,CT肺动脉造影可见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无呼吸困难表现,影像学检查可明确主动脉病变。

3、急腹症

腹主动脉夹层可表现为剧烈腹痛,需与急性胰腺炎、肠系膜缺血、消化道穿孔等急腹症鉴别。急腹症患者多有相应器官病变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升高,肠系膜缺血患者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主动脉影像学检查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4、急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患者胸痛随呼吸和体位改变而加重,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显示广泛导联ST段抬高。主动脉夹层疼痛与呼吸体位无关,多伴有血压异常和脉搏不对称。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或主动脉内膜撕裂征象。

5、脑卒中

主动脉夹层累及头臂动脉时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与脑卒中鉴别。脑卒中患者多有高血压、房颤等危险因素,头部CT或MRI可见脑梗死或出血灶。主动脉夹层患者多有剧烈胸痛病史,血管影像学检查可发现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早期识别和正确鉴别诊断至关重要。患者出现突发剧烈胸痛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活动。诊断过程中需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治疗上应根据夹层分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控制血压和心率,预防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尿崩症 神经炎 蛋白血症 胆道感染 骨样骨瘤 跟腱后滑囊炎 肩关节半脱位 溃疡性结肠炎 外伤性白内障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