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白内障

白内障早期的10个征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是什么?

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是指长期高血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引发的混浊病变。

糖尿病性白内障属于代谢性白内障的常见类型,高血糖环境会使晶状体内山梨醇蓄积、渗透压升高,进而引发纤维肿胀和蛋白质变性。早期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单眼复视、色觉异常。与老年性白内障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晶状体混浊往往发展更快,且可能同时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多元醇通路激活、氧化应激损伤以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堆积等因素。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刘福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发晕是什么病的征兆?

发晕可能是低血糖、贫血、耳石症、高血压或脑供血不足等疾病的征兆。发晕通常表现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或眼前发黑,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低血糖

低血糖可能导致发晕,常见于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不当。低血糖发作时可能伴随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轻度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缓解,严重时需静脉注射葡萄糖。预防低血糖应注意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

2、贫血

贫血患者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引发发晕。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贫血治疗需补充铁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同时应多摄入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严重贫血可能需要输血治疗。

3、耳石症

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表现为头部位置改变时突发旋转性眩晕。耳石症通常与头部外伤或内耳退行性变有关,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耳石复位治疗是主要方法,部分患者需要服用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物。避免突然转头可减少发作。

4、高血压

血压急剧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调节异常引发发晕。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控制血压需规律服用降压药,限制钠盐摄入,保持情绪稳定。严重高血压危象需急诊处理以防脑出血等并发症。

5、脑供血不足

脑动脉硬化或颈椎病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发晕。这类患者可能伴有耳鸣、视物成双等症状。治疗需改善脑循环,控制动脉硬化危险因素。颈椎病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低头,必要时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经常出现发晕症状应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突然起立,保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如发晕伴随剧烈头痛、言语不清或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糖尿病老年人白内障怎么办?

糖尿病老年人白内障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波动更易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白内障,常用药物包括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苄达赖氨酸滴眼液等,可延缓晶状体混浊进展。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常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等,术后视力恢复较好。糖尿病患者术前需控制血糖稳定,术后需加强抗感染和随访。

建议糖尿病老年人定期检查眼底,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强光刺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眼睛。

得糖尿病的老年人能做白内障手术吗?

得糖尿病的老年人一般可以做白内障手术,但需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糖尿病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前,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避免血糖过高或波动过大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手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血糖水平、眼底状况以及全身情况,确保手术安全。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如感染概率升高、伤口愈合延迟等。术后仍需密切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眼底。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保持低糖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监测血糖,避免用眼过度。若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白内障术后注意些什么?

白内障术后需注意避免感染、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习惯及观察异常症状。术后护理主要包括眼部清洁防护、遵医嘱使用抗炎滴眼液、避免剧烈活动、控制基础疾病和饮食营养补充。

1、避免感染

术后一周内禁止洗脸洗头,防止污水进入眼内。外出佩戴防护眼镜,避免灰尘或异物刺激。禁止揉眼或压迫术眼,睡眠时使用眼罩保护。出现眼红、眼痛或分泌物增多需立即就医。

2、规范用药

严格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配合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滴药前清洁双手,瓶口避免接触眼部。两种药物需间隔5分钟使用,用药周期通常持续4周。

3、定期复查

术后第1天、1周、1个月需复查视力、眼压及角膜情况。人工晶体位置异常或后发障需通过裂隙灯检查发现。糖尿病患者应增加复查频率,监测黄斑水肿等并发症。

4、调整生活习惯

术后1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剧烈运动及游泳。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每20分钟休息,保持环境光线柔和。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稳定,吸烟者应戒烟以防眼底出血。

5、观察异常症状

视力突然下降伴眼胀痛可能提示急性眼压升高,闪光感或漂浮物增加需警惕视网膜脱离。轻度异物感和畏光属于正常反应,持续超过2周应进一步检查。

术后饮食建议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增加蓝莓等抗氧化食物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三个月内避免高空作业和潜水,乘坐飞机前需咨询恢复期出现视物变形或色觉异常应及时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流产 铅中毒 胃扭转 髋臼骨折 慢性咽炎 尿道综合征 舌咽神经痛 变应性结膜炎 过敏性血管炎 急性颌下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