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 肺炎

新型肺炎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型冠状肺炎会一直咳嗽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可能持续数周,但多数患者不会长期咳嗽。咳嗽持续时间主要与病毒感染程度、气道炎症反应、合并基础疾病、免疫状态及治疗干预等因素有关。

1、病毒感染程度:

病毒载量较高的患者呼吸道黏膜损伤更严重,咳嗽症状往往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病毒直接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会引发持续性刺激,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

2、气道炎症反应:

病毒感染后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即使病毒清除后仍可能遗留气道敏感状态。这种情况可配合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降低气道炎症。

3、合并基础疾病:

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咳嗽症状更容易迁延不愈。这类患者需要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常用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免疫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毒清除速度较慢,咳嗽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老年人和免疫抑制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5、治疗干预:

早期规范治疗能有效缩短咳嗽病程。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包装、阿兹夫定等应在发病早期使用,配合止咳祛痰药物对症处理。

恢复期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每日饮用罗汉果茶或蜂蜜水润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从低强度散步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若咳嗽超过8周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胸部CT检查排除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什么叫输入性新型冠状肺炎?

输入性新型冠状肺炎是指由境外传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通常由境外旅行史或接触境外人员引起。

1、境外传播源:输入性病例的病毒来源于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感染者可能在境外暴露于病毒环境,通过国际旅行将病毒带入境内。这类病例的病毒基因测序常与境外流行毒株高度匹配。

2、传播途径特征:主要通过航空、陆路等跨境交通方式传播,具有明确的输入轨迹。感染者通常在入境检疫或隔离期间被发现,部分病例会在入境后潜伏期结束才出现症状。

3、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时间与境外旅行史高度相关,多数在入境后14天内发病。病例活动轨迹涉及机场、隔离酒店等特定场所,密切接触者范围相对明确。

4、防控重点环节:海关检疫筛查是发现输入病例的首要防线,包括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和核酸检测。对高风险航班实施闭环管理,对入境人员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5、变异株风险:境外新型变异毒株可能通过输入病例传入,需加强病毒基因组监测。对重点国家入境人员实施更严格的检测和隔离措施,防范变异株扩散。

预防输入性疫情需坚持"外防输入"策略,建议公众非必要不出境,确需跨境出行时应全程做好防护,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入境后严格配合检疫流程,如实申报健康状况,按规定完成隔离观察。日常生活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疫苗接种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符合条件者应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武汉新型肺炎早期会咽痛吗?

武汉新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可能出现咽痛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主要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肌肉酸痛等,咽痛通常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并存。

1、咽痛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咽痛多为轻度,表现为咽喉部干燥、灼热感或异物感,与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咽痛相似。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吞咽不适,但通常不会出现剧烈疼痛或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表现。症状轻重因人而异,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可能表现更明显。

2、伴随症状:

咽痛常与其他早期症状同时出现,最常见的是发热和干咳。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干咳通常无痰或少量白色黏液痰。这些症状组合出现时应提高警惕,尤其是近期有疫情接触史者。

3、病程发展:

早期咽痛可能在1-2天内逐渐加重,也可能自行缓解。若发展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通常在3-7天内进展,出现呼吸困难等更严重的表现。但部分轻症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咽痛和低热,病程相对温和。

4、鉴别诊断:

单纯咽痛不能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依据,需要与普通感冒、流感、链球菌性咽炎等疾病鉴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咽痛通常不伴随明显的扁桃体肿大或脓性分泌物,这是与细菌性咽炎的重要区别点之一。

5、就医建议:

出现咽痛症状时,应结合流行病学史判断。若近期有疫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确诊病例接触史,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普通咽痛可先居家观察,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状况,避免盲目前往医院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出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加强自我防护,佩戴口罩并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适当食用温凉流质食物缓解咽喉不适。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加湿器改善干燥环境。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表现,应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日常应加强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睡眠,这些措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新型冠状通过眼睛传播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眼睛传播可能引发结膜炎、眼部分泌物增多、畏光、眼部疼痛及视力模糊等症状。眼部感染通常表现为结膜充血、异物感,严重时可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或咳嗽。

1、结膜炎:

病毒通过眼结膜侵入后,可能引发急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及大量水样分泌物。患者常主诉眼部瘙痒或灼热感,需使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同时避免揉眼以防交叉感染。

2、分泌物增多:

眼部感染后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亢进,导致晨起时眼睑粘连。分泌物多为透明或淡黄色,若出现脓性分泌物需警惕细菌混合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测。

3、畏光症状:

角膜上皮受病毒刺激后会出现光敏感反应,患者在强光下出现眨眼频繁、流泪等症状。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刺激,室内保持适宜光照强度。

4、眼部疼痛:

三叉神经末梢受炎症刺激可产生持续性钝痛或刺痛感,严重时放射至同侧头部。冷敷可暂时缓解症状,但需配合局部抗炎药物治疗基础病变。

5、视力模糊:

病毒性角膜炎可能导致角膜水肿或上皮脱落,出现视物模糊、雾视等现象。若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需进行角膜荧光染色检查排除角膜溃疡。

预防眼部感染需加强防护措施,佩戴护目镜接触高危环境后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日常注意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部接触眼周。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维持眼表上皮完整性。出现眼部症状伴随发热时应立即至发热门诊排查,确诊患者需单独使用眼药水防止家庭传播。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新型冠状肺炎怎么检查确诊?

新型冠状肺炎可通过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影像学检查、流行病学史调查及临床症状评估等方式确诊。诊断需结合实验室结果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核酸检测:

通过采集鼻咽拭子或痰液样本,检测是否存在新冠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该方法为确诊金标准,阳性结果可明确感染,但可能存在假阴性情况,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抗体检测:

检测血液中IgM和IgG抗体水平,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多表示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免疫反应。抗体检测适用于核酸检测阴性但高度疑似病例的辅助诊断。

3、影像学检查:

胸部CT可发现早期肺部磨玻璃样改变、斑片状阴影等特征性表现,对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高度疑似病例具有重要诊断价值。胸部X光片在疾病中晚期可观察到肺实变征象。

4、流行病学史:

详细询问14天内疫区旅居史、确诊病例接触史、聚集性发病情况等流行病学信息。具有明确流行病学史者出现相关症状时需高度警惕,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

5、临床症状评估:

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伴有鼻塞、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重症病例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无症状感染者需依靠实验室检测确诊。

确诊新冠肺炎后应严格隔离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轻症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适量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多饮用温水。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避免剧烈运动。日常需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高频接触物品表面。出现气促、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热门标签

耳鸣 附件炎 骨肿瘤 寰枢椎脱位 晶状体脱位 视神经萎缩 肱骨内上髁炎 广泛性焦虑障碍 急性糜烂性胃炎 B族链球菌性新生儿脓毒败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