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如何确定自己得了肺心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肺心病脚肿寿命多长?

肺心病患者出现脚肿后的生存时间通常为数月至数年不等,实际生存期受基础疾病控制、并发症管理、治疗依从性、营养状态、心肺功能等多因素影响。

肺心病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脚肿是右心衰竭的典型表现,提示病情已进入失代偿期。此时生存期与肺部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者,五年生存率显著降低。规范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包括长期氧疗、利尿剂减轻水肿、支气管扩张剂改善通气等。

合并严重低氧血症、反复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较差。部分患者可能因急性加重导致心源性休克,短期内危及生命。而早期接受肺康复训练、严格戒烟、控制液体摄入的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期可获得明显改善。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措施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肺心病脚肿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建议进行床边踝泵运动预防血栓,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尿量骤减时需立即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有效改善预后。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肺心病跟冠心病怎么区分?

肺心病和冠心病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及检查手段区分。主要鉴别点包括病因差异、临床表现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心电图表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

1、病因差异

肺心病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肺部病变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引发。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前者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呼吸系统损害相关,后者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2、临床表现特征

肺心病患者多有长期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伴随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表现。冠心病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在体力活动时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更多见于左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

3、影像学检查结果

胸部X线检查中肺心病可见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等征象,冠心病心影多正常或左心室扩大。心脏超声能直接显示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室壁增厚和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冠心病患者可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4、心电图表现

肺心病典型表现为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束支传导阻滞等右心系统改变。冠心病心电图多见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出现病理性Q波。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更高。

5、血液生化指标

肺心病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多显示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脑钠肽水平轻中度升高。冠心病发作时心肌酶谱异常升高,特别是肌钙蛋白特异性较强。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排除肺栓塞导致的急性肺心病。

日常预防需针对基础疾病进行管理。肺心病患者应坚持氧疗和呼吸功能锻炼,避免呼吸道感染。冠心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两类患者均需戒烟限酒,定期监测心肺功能,出现症状加重及时就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老年人的肺心病怎么治?

肺心病一般是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老年人肺心病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控制原发病、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胸廓畸形等原因引起。

1、氧疗

长期低流量吸氧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家庭氧疗需每日使用超过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每分钟1-2升。氧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便携式制氧机更适合居家使用,外出时可携带小型氧气瓶。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茶碱缓释片改善支气管痉挛,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呋塞米片减轻水肿。肺动脉高压患者可使用波生坦片降低肺动脉压力。急性加重期需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呼吸康复训练

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能改善通气效率。每天进行两次,每次10-15分钟。步行训练从短距离开始,逐步增加运动量。呼吸操结合上肢运动效果更佳。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宜,血氧低于90%时应暂停。

4、控制原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坚持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支气管扩张患者应定期进行体位引流。肺结核患者需完成规范抗结核治疗。戒烟是基础治疗措施,同时需避免接触粉尘和冷空气刺激。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5、手术治疗

严重肺动脉高压可考虑行房间隔造口术,终末期患者评估肺移植指征。胸腔积液需行胸腔闭式引流,大咯血患者可能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抗凝治疗。手术风险较高,需充分权衡利弊。

老年肺心病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限制液体入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监测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下肢水肿时抬高患肢。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活动和屏气动作。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肺功能,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等症状及时就诊。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肺心病吃什么药最好?

肺心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苷类药物、抗凝药物及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肺心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主要有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地高辛、华法林、氨茶碱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一、利尿剂

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可减轻肺心病引起的水钠潴留和下肢水肿。这类药物通过促进尿液排出降低心脏负荷,但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低钾血症。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时,利尿剂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二、血管扩张剂

硝酸异山梨酯等血管扩张剂可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肺循环阻力。该类药物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心脏后负荷,适用于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血压变化。

三、强心苷类药物

地高辛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并减慢心率,适用于肺心病伴发心力衰竭的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钠钾泵改善心功能,但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

四、抗凝药物

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用于预防肺心病患者肺动脉血栓形成。慢性缺氧导致红细胞增多时,抗凝治疗可降低血栓栓塞风险。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并发症。

五、支气管扩张剂

氨茶碱能缓解肺心病患者的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该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扩张气道,但需注意其治疗窗较窄,可能出现心悸等不良反应。合并呼吸衰竭时需配合氧疗。

肺心病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适度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病情急性加重。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肺心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肺心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和肝肿大。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功能不全。

1、呼吸困难

活动后气促是最常见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呼吸困难。这与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常采取端坐呼吸体位以减轻症状。长期缺氧可能导致口唇及甲床发绀。

2、心悸

心脏代偿性肥厚和扩大可引起心搏增强感,尤其在体力活动时明显。部分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或突然加快。心电图检查可能显示右心室肥厚或肺型P波。

3、下肢水肿

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时,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是典型表现,多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长期卧床者水肿可能出现在腰骶部。同时可观察到体重增加和尿量减少。

4、颈静脉怒张

右心房压力增高时可见颈静脉充盈甚至搏动,在坐位或半卧位时仍然明显。这是体循环静脉压升高的直接征象,严重者可出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5、肝肿大

肝脏因淤血而肿大并有压痛,长期淤血可发展为心源性肝硬化。腹部超声检查能明确肝脏大小及质地变化,部分患者伴有脾脏肿大和腹水形成。

肺心病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家庭氧疗。注意观察尿量和体重变化,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胆囊炎 胆结石 软骨瘤 神经质 额颞痴呆 肩关节脱位 肩神经损伤 肾动脉狭窄 颌下间隙感染 激素依赖性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