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2度1型房室传导阻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信号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延长,但所有电信号仍能下传,属于房室传导阻滞中最轻微的类型。主要特征为PR间期超过200毫秒,通常无明显症状,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肌炎、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常见于健康人群尤其是运动员,因长期训练导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无心脏结构异常。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心电图监测即可,避免剧烈运动后突然停止活动。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时,可能损伤房室结传导功能。患者除PR间期延长外,可能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感染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严重时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3、药物影响

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抑制房室结传导。患者多有明确用药史,可能合并恶心、视觉异常等中毒表现。需立即减停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地高辛抗体片段解毒。

4、冠心病

冠状动脉缺血导致房室结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传导延迟。中老年患者多见,常伴胸痛、运动耐量下降。需完善冠脉造影评估,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心肌供血,严重者需支架植入。

5、先天性异常

少数患者存在房室结发育异常或房室旁路,PR间期延长可能持续终生。若无心动过缓症状通常无须干预,但需警惕合并其他心律失常风险,建议定期心内科随访。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中老年患者需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头晕黑朦等不适时及时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多数预后良好但需警惕进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原因?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该疾病表现为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分离,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及时干预。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房室结区域缺血坏死,是成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能突发完全性传导阻滞,患者常伴有胸痛、气促等症状。治疗需优先处理原发病,必要时植入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可波及传导系统,尤其好发于青少年。除传导阻滞外,多伴随发热、乏力等感染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重症病例需糖皮质激素治疗,传导阻滞持续存在时需考虑起搏器植入。

3、药物影响

洋地黄类药物过量、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使用不当可能诱发可逆性传导阻滞。患者有明确用药史,停药后多可恢复。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严重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等药物拮抗。

4、先天性心脏病

房室间隔缺损等先心病可能合并传导系统发育异常,儿童期即可出现进行性传导障碍。部分患者伴有发绀、发育迟缓等表现。需通过心脏超声明确结构异常,必要时手术矫正。

5、心脏手术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术或室间隔修补术中可能直接损伤希氏束,术后即刻出现完全性传导阻滞。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可恢复,持续性阻滞需永久起搏器治疗。术前详细评估传导系统解剖可降低风险。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保证钾、镁等电解质平衡。外出携带医疗警示卡,起搏器植入者需远离强磁场环境。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未治疗者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主要有安装心脏起搏器、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心电监护、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

1、安装心脏起搏器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有晕厥、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的患者。起搏器通过电极导线向心室发放电脉冲,维持正常心率。临时起搏器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紧急情况,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起搏器类型需根据患者年龄、活动量等因素选择。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提高心室率,但长期效果有限。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暂时改善症状或作为起搏器植入前的过渡措施。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警惕药物过量导致的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者可配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对症治疗。

3、原发病治疗

针对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可能改善传导阻滞。风湿热引起者需抗风湿治疗,莱姆病导致者需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在原发病控制后传导功能可部分恢复。药物中毒所致者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必要时使用解毒剂。

4、心电监护

住院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发作特点。家庭自测脉搏可早期发现心率异常。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警惕阿斯综合征发作。

5、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防止诱发严重心动过缓。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测试。日常生活中需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情和用药情况。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紧急情况使用。保持乐观心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通过密切观察、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方式干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与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先天性传导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1、密切观察

无症状的一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病情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减少咖啡因摄入。若出现头晕或乏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可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暂时提高心率。慢性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茶碱缓释片改善传导功能。合并心肌炎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心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3、心脏起搏器

二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进展为三度阻滞时需考虑永久起搏器植入。常见术式包括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植入,具体选择取决于房室同步需求。术后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检测起搏器功能。

4、病因治疗

心肌缺血引起者需进行冠脉造影评估,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电解质紊乱患者需纠正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药物导致者应调整洋地黄类或β受体阻滞剂用量。感染性心肌炎需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

5、生活管理

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监测脉搏并记录异常波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高盐食物。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洗澡水温不宜过高。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病情。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运动时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出现黑朦、晕厥或胸痛需立即急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急救药物。长期随访中需关注起搏器电池耗竭情况,及时更换设备。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房室传导阻滞是怎么回事?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炎、冠心病、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心电监测、避免诱发因素等方式干预。

1、心肌炎

心肌炎是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心肌炎症,可能损伤房室结传导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心电图显示PR间期延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维生素C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2、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可能影响房室结血液供应。典型表现为活动后胸痛合并心动过缓,动态心电图可见二度以上传导阻滞。需控制血压血脂,使用硝酸异山梨酯改善冠脉供血,严重狭窄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3、药物副作用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心率进行性下降,血药浓度检测可确诊。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静脉注射阿托品提升心率,必要时临时起搏治疗。

4、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均可干扰心肌电活动。血钾低于3.0mmol/L时可能出现一度传导阻滞,高于6.5mmol/L时可进展为三度阻滞。需静脉补钾或葡萄糖酸钙拮抗,同时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5、先天性异常

先天性房室结发育不良或纤维化可导致儿童期即出现传导延迟。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心脏结构异常,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轻度者定期随访,严重心动过缓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限制高脂高盐摄入。二度以上传导阻滞者需避免驾驶等高风险活动,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植入起搏器者需远离强磁场环境。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立即平卧并就医。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神经质 少精症 呼吸异常 球孢子菌病 薄基底膜肾病 肠系膜脂肪炎 肱骨内髁骨折 亨廷顿病性痴呆 加利福尼亚脑炎 咳嗽晕厥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