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针刺伤后可通过冲洗消毒、挤压排血、包扎防护、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针刺伤通常由操作失误、防护不足、器械故障、高危暴露等原因引起。
1、冲洗消毒: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至少5分钟,配合肥皂液清洗,再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创面,降低病原体感染概率。
2、挤压排血: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柔挤压伤口周围,促使污染血液排出,注意避免过度挤压导致组织损伤。
3、包扎防护: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干燥清洁,避免二次污染。接触体液或污染物时需佩戴防护手套。
4、就医评估:需在24小时内就医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开展HIV、乙肝等阻断治疗,高危暴露需预防性使用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
处理过程中避免伤口接触污染物,24小时内观察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职业暴露者需按规定上报并完成随访检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