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拍打肘窝能预防心梗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干梗死会越来越严重吗?

脑干梗死的严重程度与梗死范围、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及时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脑干梗死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脑干梗死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眩晕、吞咽困难等症状。

1、药物治疗:脑干梗死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一次,以及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如尼莫地平片30mg每日三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

2、康复训练:脑干梗死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吞咽训练、语言训练及肢体功能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受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生活方式调整:脑干梗死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及保持规律作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促进康复。

4、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脑干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预防病情恶化。

5、心理疏导:脑干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及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康复信心。

脑干梗死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定期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心梗发作症状有哪些?

心梗发作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冷汗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需及时就医处理。

1、胸痛:心梗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这种疼痛持续数分钟以上,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胸痛可能伴随胸闷、压迫感或烧灼感,需立即就医。

2、呼吸困难:心梗患者常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难,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部淤血和氧气供应不足。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咳嗽、喘息或端坐呼吸,需尽快就医。

3、恶心呕吐:心梗发作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或上腹部不适。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刺激迷走神经,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可能伴随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需引起重视。

4、冷汗:心梗患者常出现冷汗,皮肤湿冷且面色苍白。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出汗。冷汗可能伴随头晕、乏力或心悸,需及时就医。

5、其他症状:心梗还可能表现为心律失常、意识模糊或晕厥。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意识模糊或晕厥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需紧急处理。

心梗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片以缓解症状。心梗的治疗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阿替普酶100mg/支、尿激酶150万单位/支和链激酶150万单位/支。PCI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CABG是通过移植血管绕过阻塞部位。心梗后的康复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饮食上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和蔬菜,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运动上建议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心理上建议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服药是预防心梗复发的关键。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血压高的人少做三件事,避免发生心梗脑梗?

血压高的人可通过避免情绪波动、减少高盐饮食、控制体重等方式降低心梗脑梗风险。高血压通常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压力、缺乏运动等原因引起。

1、情绪波动:情绪剧烈波动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心血管负担。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2、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日常饮食应减少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

3、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通过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等,结合低脂低糖饮食,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

4、长期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引发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建议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培养兴趣爱好,缓解精神压力。

5、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压升高。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血压高的人群应注重饮食调节,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缬沙坦胶囊80mg、氢氯噻嗪片25mg等。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腔梗一定会发展成脑梗吗?

腔梗不一定会发展成脑梗,但存在一定的风险。腔梗通常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小动脉硬化,增加腔梗风险。控制血压可通过低盐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实现。常用药物包括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厄贝沙坦片150mg每日一次、氢氯噻嗪片25mg每日一次。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血管狭窄,增加腔梗发生概率。调节血脂可通过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一次、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一次、辛伐他汀片20mg每晚一次。

3、糖尿病:糖尿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腔梗风险。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调节、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实现。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两次、格列美脲片1mg每日一次、胰岛素注射液根据医嘱调整剂量。

4、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腔梗发生概率。调节血脂可通过低脂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常用药物包括非诺贝特胶囊200mg每日一次、吉非罗齐胶囊600mg每日两次、考来烯胺散4g每日三次。

5、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腔梗风险。戒烟可通过心理疏导、尼古丁替代疗法、药物治疗等方式实现。常用药物包括尼古丁贴片21mg每日一次、盐酸安非他酮片150mg每日一次、伐尼克兰片1mg每日两次。

腔梗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中老年朋友为了预防心梗脑梗,每年必查的体检项目有哪些?

中老年朋友为了预防心梗脑梗,每年必查的体检项目包括血压测量、血脂检测、血糖检测、心电图检查、颈动脉超声。

1、血压测量:高血压是心梗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建议中老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若血压偏高,需增加监测频率,并配合低盐饮食和适量运动进行调节。

2、血脂检测: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每年检测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评估心血管健康。若血脂异常,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脂药物。

3、血糖检测: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中老年人应每年检测一次血糖,若血糖偏高,需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使用降糖药物。

4、心电图检查:心电图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帮助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问题。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若心电图异常,需进一步进行心脏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5、颈动脉超声:颈动脉超声可以检测颈动脉的斑块和狭窄情况,评估脑梗风险。中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病变。若发现斑块或狭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中老年朋友在预防心梗脑梗的过程中,除了定期体检,还需注意饮食调节,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发烧 巩膜炎 甲沟炎 脑膨出 脑血管瘤 膀胱憩室炎 丛状血管瘤 腹壁切口疝 成软骨细胞瘤 大疱性类天疱疮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