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伴随耳闷胀感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鼓膜穿刺、鼓室置管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气压损伤、化脓性中耳炎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积液明显可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疼痛剧烈时短期服用布洛芬。
2、物理治疗咽鼓管吹张训练可改善通气功能,采用捏鼻鼓气法每日重复进行;热敷患耳有助于减轻充血,每次15分钟每日多次。
3、鼓膜穿刺顽固性积液需在耳内镜下穿刺抽液,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或鼻窦炎有关,常伴随听力下降及耳鸣。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染。
4、鼓室置管反复发作需放置通气管,多与先天性咽鼓管发育异常相关,表现为持续性耳闷及平衡障碍。置管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管腔堵塞。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及潜水,保持鼻腔通畅,急性期可咀嚼口香糖帮助咽鼓管开放。儿童患者需家长监督用药并观察体温变化。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