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后出现片状疙瘩可能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色风团、丘疹或斑块,伴随明显瘙痒感。
1、荨麻疹皮肤接触过敏原或物理刺激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表现为突发的风团样皮疹,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2、湿疹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引发炎症反应,常见于四肢屈侧。皮损呈多形性伴渗出倾向,慢性期呈苔藓样变。可选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
3、接触性皮炎皮肤直接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后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边界清晰的红斑基础上出现密集小丘疹。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莫米松乳膏、复方氟米松软膏。
4、虫咬皮炎节肢动物叮咬时将唾液蛋白注入皮肤,引发局部过敏反应。特征为纺锤形红色丘疹,顶端可有小水疱。可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苯海拉明霜。
避免搔抓刺激皮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若皮疹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