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出现水泡可能与负压过大、皮肤敏感、操作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消毒处理、保护创面、药物干预和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
1、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清洁水泡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酒精以免刺激。小水泡无须刺破,保持干燥即可。
2、保护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或透气敷料,防止摩擦破裂。若水泡直径超过1厘米,需由医生评估是否抽吸液体。
3、药物干预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红肿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大面积水泡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预防感染避免抓挠或自行挑破水泡,48小时内禁止沾水。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恢复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辛辣饮食,下次拔罐前需告知操作者本次反应以调整负压和时间。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