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生育,但需在孕前、孕期及产后全程接受严密医学监测。主要风险包括妊娠期血糖波动、胎儿发育异常、酮症酸中毒等,需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营养管理、多学科协作降低风险。
1、孕前评估:计划怀孕前3-6个月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眼底检查等全面评估,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调整胰岛素方案为基础-餐时模式。
2、孕期管理:妊娠期胰岛素需求量可能增加2-3倍,需每日监测血糖4-7次,使用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妊娠安全制剂,保持空腹血糖3.9-5.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5.5-7.0mmol/L。
3、并发症防控:重点预防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巨大儿等并发症,每4周进行胎儿超声及多普勒血流监测,必要时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管病变。
4、分娩准备:建议38-39周择期分娩,分娩当天改用葡萄糖-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案,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监测血糖并喂养,警惕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建议备孕阶段即在内分泌科与产科共同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产后仍需维持血糖监测,哺乳期胰岛素剂量需调整回孕前水平。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