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我今年18岁被诊断患急性肾炎,治疗一段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表现?

小儿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主要有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急性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属于儿童常见肾脏疾病,需及时就医干预。

1、水肿

水肿是小儿急性肾炎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多始于眼睑和颜面部,晨起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蔓延至下肢及全身,按压后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潴留有关,严重时可伴有胸腔积液或腹水。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体重变化,限制钠盐摄入。

2、血尿

约半数患儿出现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浓茶色,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管理。血尿持续1-2周后多转为镜下血尿,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部分患儿可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家长应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避免剧烈运动。

3、蛋白尿

蛋白尿多为轻中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2克,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相关。长期大量蛋白尿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表现为眼睑浮肿加重、指甲床苍白。需定期检测尿常规,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评估。

4、高血压

约30%-50%患儿出现血压升高,与水钠潴留、肾素分泌异常有关。血压多为轻中度升高,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需每日监测血压,限制液体摄入,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

5、肾功能异常

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血肌酐轻度升高,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或无尿、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尿量、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小儿急性肾炎患儿应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3克。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变化,出现头痛、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的指标?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需满足尿常规正常、血压稳定、水肿消退、肾功能恢复及感染控制等指标。

1、尿常规正常:

患儿尿液中红细胞、蛋白需持续转阴至少2周,尿比重和酸碱度恢复正常范围。急性肾炎常见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损伤,尿液异常是疾病活动的直接标志。建议复查3次晨尿常规均无异常,避免剧烈运动后假性蛋白尿干扰判断。

2、血压稳定:

需连续7天血压监测值在儿童年龄对应正常范围内。急性肾炎常伴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头痛或抽搐。居家监测应选择儿童专用袖带,测量前静坐15分钟,避免情绪紧张影响结果。

3、水肿消退:

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水肿完全消失,体重恢复至病前水平。水肿反映体内液体潴留程度,需结合24小时尿量评估学龄儿童应>800ml/日。恢复期仍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

4、肾功能恢复:

血肌酐和尿素氮值需降至同龄儿童参考值上限以下。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持续4-6周,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监测肾小管功能。学龄儿童肾小球滤过率应>90ml/min/1.73m²。

5、感染控制:

确认链球菌感染已彻底清除,咽拭子培养阴性或ASO抗体滴度下降。约30%患儿存在隐匿性感染灶,建议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返校前需评估扁桃体状况,反复感染者需耳鼻喉科会诊。

恢复上学后仍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不少于10小时,避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3个月。饮食坚持低盐优质蛋白原则,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ml。建议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血压,注意观察有无眼睑浮肿或尿色加深等复发征兆,冬季需加强呼吸道防护避免感染诱发疾病反复。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失眠一段时间后又嗜睡怎么回事?

失眠一段时间后出现嗜睡可能由睡眠节律紊乱、情绪障碍、药物副作用、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1、睡眠节律紊乱:

长期失眠会导致生物钟失调,当身体进入代偿阶段时可能出现过度嗜睡。这种情况常见于轮班工作者或跨时区旅行者,表现为夜间难以入睡而白天昏沉。调整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有助于恢复节律。

2、情绪障碍:

抑郁症等情绪问题可能先表现为失眠,后转为嗜睡状态。患者常伴有兴趣减退、食欲改变等症状。情绪障碍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心理疏导结合适度运动可改善症状。

3、药物副作用:

部分助眠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在停药后可能引起反跳性嗜睡。某些抗抑郁药也会导致白天困倦。这种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4、慢性疲劳综合征: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诱发慢性疲劳,机体通过延长睡眠时间进行修复。患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等表现。需要加强营养补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改善体能。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夜间呼吸暂停导致的频繁觉醒会造成白天嗜睡。这类患者多伴有肥胖、打鼾等症状,需通过睡眠监测确诊。减轻体重、侧卧睡姿能缓解症状,严重者需使用呼吸机治疗。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对改善症状至关重要。建议固定就寝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保持黑暗安静环境。白天可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晚餐不宜过饱,可适量食用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到睡眠专科就诊评估。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小便前面一段乳白色液体怎么回事?

小便前面一段乳白色液体可能由前列腺液分泌、尿道球腺液排出、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等原因引起。

1、前列腺液分泌:

男性排尿初期出现的乳白色液体多为前列腺液。前列腺位于尿道周围,性兴奋或长时间未排精时,前列腺液可能随排尿初始段排出。这种生理性分泌物通常无特殊气味,量少且呈半透明乳白色,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治疗。

2、尿道球腺液排出:

尿道球腺在性兴奋时会分泌透明粘液,若未发生性行为,积聚的分泌物可能随尿液排出。这类液体多出现在晨起第一次排尿时,质地清亮且量少,属于生殖系统正常生理反应。

3、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混入尿液。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时除分泌物外多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

4、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排尿时可能出现白色分泌物。炎症导致前列腺导管堵塞,分泌物淤积后随尿液排出,常伴有会阴部胀痛。确诊需进行前列腺液检查,治疗包括前列腺按摩、物理治疗等。

5、乳糜尿:

淋巴管与尿路异常连通时,乳糜液混入尿液形成乳白色外观。常见于丝虫病或淋巴管损伤,尿液静置后可能出现分层。需进行乳糜试验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

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长时间憋尿。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出现分泌物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骑行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记录症状出现频率与持续时间,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一段时间失眠一段时间嗜睡怎么办?

失眠与嗜睡交替出现可能由昼夜节律紊乱、情绪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副作用或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干预、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昼夜节律紊乱:

长期熬夜、跨时区旅行或倒班工作会干扰生物钟,导致睡眠-觉醒周期异常。建议固定起床时间,白天接触自然光30分钟,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情绪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或抑郁症常伴随睡眠周期改变,躁狂期出现睡眠需求减少,抑郁期表现为过度嗜睡。认知行为治疗能改善错误睡眠认知,正念冥想可缓解焦虑。严重时需配合心境稳定剂或抗抑郁药物。

3、睡眠呼吸暂停:

夜间呼吸暂停会导致片段化睡眠和日间嗜睡,多伴随打鼾、晨起头痛。体重超标者需减重5%-10%,侧卧睡眠可减轻症状。中重度患者需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度病例。

4、药物影响:

部分降压药、激素类药物或镇静剂可能干扰睡眠结构。服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引发失眠,而抗组胺药会导致嗜睡。建议记录用药与症状关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5、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或帕金森病等均可能影响睡眠。甲亢患者常见入睡困难,甲减则表现为嗜睡。需通过血液检查明确病因,控制原发病后睡眠问题多能缓解。

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摄氏度,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晚餐选择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午后限制咖啡因摄入。每周进行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但避免睡前3小时内运动。记录2周睡眠日记帮助医生判断模式,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体重骤变、心悸等需尽早就诊。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白血病 宫颈糜烂 小儿脑瘫 哺乳疾病 膀胱外翻 尺骨骨折 固定性药疹 里尔黑变病 激素依赖性皮炎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