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银屑病指甲病变的治疗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银屑病可以用开塞露抹身体吗?

银屑病不建议使用开塞露涂抹身体。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或山梨醇,虽有一定保湿作用,但未针对银屑病的病理机制设计,可能无法缓解症状甚至刺激皮肤。银屑病的规范治疗需结合保湿修复、抗炎调节、免疫干预等多维度措施。

1、成分不匹配:

开塞露的甘油浓度通常为50%-60%,远高于皮肤外用制剂的推荐比例10%-20%。高浓度甘油可能反向吸收皮肤水分,导致局部脱水。银屑病皮损本身存在屏障功能障碍,不当使用可能加重干燥脱屑。

2、缺乏治疗作用:

银屑病的核心病理环节涉及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和免疫炎症反应。开塞露不含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或维生素D3衍生物等有效成分,无法抑制表皮过度增生或调节T细胞活化,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3、刺激风险:

开塞露为直肠给药制剂,其pH值、渗透压等理化指标与皮肤外用剂型存在差异。银屑病患者的红斑鳞屑部位皮肤敏感性增高,接触后可能出现灼热感、刺痛等不良反应。

4、继发感染可能:

开塞露未添加防腐剂,开封后易被微生物污染。银屑病搔抓导致的微小创面接触污染制剂后,可能诱发细菌或真菌感染,表现为皮损周围红肿渗液、脓疱形成等。

5、延误规范治疗:

银屑病需根据分型分期选择个体化方案。轻度可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药物;中重度需联合光疗或甲氨蝶呤、阿普斯特等系统治疗。依赖开塞露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银屑病患者日常护理应选用低敏保湿剂如凡士林、尿素软膏,避免搔抓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减少沐浴露使用频率。饮食注意补充Omega-3脂肪酸深海鱼、亚麻籽油,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度日光浴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开正午时段并控制时长。压力管理可通过正念冥想、八段锦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皮损面积扩大或关节肿痛时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怎么办?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可通过定期随访、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增强免疫力、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变通常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慢性炎症、免疫功能低下、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1、定期随访:

对于年轻女性或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医生可能建议每6-12个月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随访期间需观察病变是否自然消退,约60%的低级别病变可在1-2年内自行逆转。持续感染超过24个月者需考虑进一步治疗。

2、物理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冷冻破坏异常细胞,适用于病灶局限的病例。激光汽化术可精准去除病变组织,术后恢复较快。电环切除术适用于宫颈转化区可见的病灶,治疗同时能保留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3、药物治疗:

干扰素栓剂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保妇康栓可改善宫颈局部微循环。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能抑制病毒复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治疗多作为物理治疗后的辅助手段。

4、增强免疫力:

保证每日7-8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及硒元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降低机体清除HPV的能力。

5、手术治疗:

宫颈锥切术适用于持续进展或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可切除宫颈移行带及部分宫颈管。子宫全切术仅适用于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或绝经后反复复发的特殊病例。术后需定期监测HPV感染状态。

日常需注意避免多个性伴侣及无保护性行为,建议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上多摄入深色蔬菜、浆果类水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戒烟可显著降低病变进展风险,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力。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复查。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胃溃疡病变早期胃癌能活多久?

胃溃疡病变早期胃癌的生存期通常可达5年以上,具体时间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1、病理分期:

早期胃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时,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若癌细胞突破黏膜下层但未转移,生存率约为70%-80%。病理分期越早,预后效果越理想。

2、分化程度:

高分化腺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中低分化癌侵袭性强。印戒细胞癌等特殊类型预后较差,需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评估恶性程度。

3、治疗方案: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用于黏膜内癌,根治性胃切除术适合黏膜下层浸润。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治疗方案需根据术后病理调整。

4、转移情况:

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超85%,区域淋巴结转移则降至50%以下。远处转移需综合放化疗及靶向治疗,生存期显著缩短。

5、个体差异:

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态影响恢复效果。定期胃镜复查、保持乐观心态、严格戒烟戒酒能改善预后。

建议确诊后立即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方案,术后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蒸蛋,避免腌制辛辣刺激食品。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儿童银屑病的治疗及治疗体会?

儿童银屑病可通过外用药物、光疗、系统药物治疗、生物制剂及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感染诱因、环境刺激及心理压力等原因有关。

1、外用药物:

轻中度患儿首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急性期需避免强效激素,面部及皱褶部位选用弱效制剂。用药期间需监测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2、紫外线光疗:

窄谱UVB适用于6岁以上泛发性斑块型患儿,每周2-3次照射。308nm准分子激光对局限性皮损效果显著。光疗需佩戴防护眼镜,累积剂量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系统药物治疗:

中重度患儿可短期使用阿维A酸调节角质形成,或甲氨蝶呤抑制免疫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儿童应避免使用环孢素等肾毒性药物。

4、生物制剂:

TNF-α抑制剂如依那西普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顽固病例,需排除结核等感染灶。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对儿童安全性良好,但需长期随访生长发育指标。

5、心理干预:

疾病反复发作易导致焦虑抑郁,需进行家庭心理疏导。通过绘画治疗、团体活动等方式改善社交障碍,学校需避免歧视性对待,维持正常学习生活节奏。

日常护理需选择纯棉宽松衣物,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皂基清洁剂。冬季加强保湿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霜。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限制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进行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皮肤摩擦。家长应建立规范的治疗日记,记录皮损变化与诱发因素,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诱因,持续血糖升高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配合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2、药物治疗:

针对早期视网膜病变可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这些药物能减轻视网膜水肿、抑制新生血管生成。需注意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眼底情况评估疗效。

3、激光治疗:

对于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或黄斑水肿的患者,可采用激光光凝术。通过精准激光封闭渗漏血管或破坏缺氧区域,阻止病变进展。该治疗需分次进行,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需避免剧烈运动。

4、玻璃体切除术:

当发生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解除牵拉。手术可联合眼内激光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该治疗适用于晚期病例,能挽救残余视力但无法完全恢复视功能。

5、定期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微动脉瘤、出血等病变。检查项目包括视力测试、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妊娠期或血糖控制不佳者需增加检查频率至每3-6个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波动情况。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适量食用深海鱼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注意用眼卫生,连续用眼40分钟后应远眺休息。合并高血压或高血脂时需同步控制,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评估全身状况。出现视物变形、飞蚊症加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耳鸣 干眼症 脓气胸 手汗症 乳腺结核 并殖吸虫病 创伤性膈疝 局限性硬皮病 结核性心包炎 前庭神经元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