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对视网膜的影响主要包括视网膜出血、棉絮斑、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栓塞等。这些病变可能由贫血、凝血功能障碍、高黏滞血症、白血病浸润等因素引起。
1、视网膜出血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火焰状或点片状出血。需纠正原发血液疾病,严重者可考虑激光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
2、棉絮斑严重贫血或白血病导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血性坏死,形成棉絮状白斑。需治疗原发病并控制血压血糖,可配合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前列地尔、银杏叶提取物。
3、静脉阻塞高黏滞血症或凝血异常引发视网膜静脉淤血,出现火焰状出血和黄斑水肿。需抗凝治疗并处理原发病,可用阿加曲班、低分子肝素、羟苯磺酸钙等药物。
4、动脉栓塞镰状细胞贫血或高凝状态导致视网膜动脉闭塞,表现为突发视力下降。需紧急溶栓并吸氧,常用尿激酶、阿替普酶、丁苯酞等药物。
血液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出现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