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15天婴儿出气粗呼呼响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未满月婴儿喉咙呼呼响是怎么回事?

未满月婴儿喉咙呼呼响可能由喉软骨发育不全、鼻腔分泌物阻塞、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喉喘鸣等原因引起。

1、喉软骨发育不全:

新生儿喉部软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可能导致呼吸时出现呼呼声。这种情况多随月龄增长自然改善,需注意保持环境湿度适宜,避免呛奶。

2、鼻腔分泌物阻塞:

婴儿鼻腔狭窄,分泌物积聚可能引起呼吸杂音。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使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柔清理,注意操作力度避免损伤鼻黏膜。

3、胃食管反流:

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奶液反流刺激喉部。建议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少量多次喂养,抬高床头15度角睡眠。

4、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引发喉炎、支气管炎。伴随发热、吃奶量下降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雾化吸入或抗感染治疗。

5、先天性喉喘鸣:

喉部结构异常如喉软化症会导致吸气性喘鸣。症状明显影响呼吸或喂养时,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手术治疗。

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二手烟刺激。选择防胀气奶瓶,喂奶时保持45度角体位。每日监测呼吸频率与肤色,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或口周发青应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可能引发过敏的食材摄入。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7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办?

7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拍背排痰、调整喂养姿势、保持环境湿润、使用生理盐水雾化、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环境干燥等原因引起。

1、拍背排痰:

将宝宝竖抱,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该方法利用震动原理帮助松动气道分泌物,适合喂奶后1小时进行。注意避开脊柱区域,力度以宝宝无不适表现为宜。

2、调整喂养姿势:

喂奶时保持宝宝头高脚低45度角,喂完后竖抱20分钟。母乳喂养需控制单侧哺乳时间,配方奶喂养选择合适流速奶嘴。该措施能减少奶液反流刺激咽喉,降低喉部痰液积聚风险。

3、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干燥空气会加重呼吸道黏膜水肿,适度湿润能稀释痰液。可定时开窗通风,冬季可在暖气片放置水盆辅助加湿。

4、生理盐水雾化:

采用医用生理盐水配合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每日2-3次。雾化颗粒能直达呼吸道,软化黏稠痰液。操作时需保持宝宝安静,雾化后及时清洁面部,避免盐水残留刺激皮肤。

5、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过敏因素可考虑氯雷他定糖浆。痰液黏稠时可短期应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但所有药物均需在儿科医师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日常需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与进食情况,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保持睡眠环境安静,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若伴随发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症状,或痰鸣持续超过1周未缓解,需及时就诊排除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2岁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回事?

2岁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可能由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干燥、先天性喉软骨软化、胃食管反流等原因引起。

1、呼吸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形成痰液。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生素药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过敏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引发呼吸道黏膜水肿和分泌物增加。通常伴有打喷嚏、眼睛发痒等过敏症状。需要远离过敏原,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3、环境干燥:

空气湿度过低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刺激黏液分泌。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冬季暖气房内,可能伴有鼻腔干燥。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的室内湿度。

4、先天性喉软骨软化:

喉部软骨发育不完善可能导致呼吸时发出呼噜声,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1-2岁逐渐改善。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严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5、胃食管反流:

胃酸反流刺激咽喉部可能产生痰液感,常见于喂奶后平卧时。建议少量多餐,喂食后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必要时使用抑酸药物。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刺激性气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呼吸频率,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紫、持续高热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按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新生儿喘气粗容易呛着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喘气粗容易呛着可能由喉软骨发育不全、胃食管反流、呼吸道感染、喂养姿势不当、先天性气道异常等原因引起。

1、喉软骨发育不全:新生儿喉部软骨结构较软,吸气时可能塌陷导致气流通过受阻,表现为喘鸣音或呼吸粗重。这种情况通常在6-12个月随生长发育自然改善,喂养时需保持45度角体位,避免平躺喂奶。

2、胃食管反流: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使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呼吸道引发呛咳。表现为进食后频繁吐奶、呛咳,建议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20-30分钟,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胃肠动力药。

3、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气道黏膜水肿,可能出现呼吸急促伴呛奶。需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湿度50%-60%,鼻塞时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出现发热或呼吸频率>60次/分需及时就医。

4、喂养姿势不当:平躺喂奶或奶流速过快易造成乳汁误吸。应采用半坐位姿势,选择合适孔径的奶嘴,每喂3-5分钟暂停拍嗝,哺乳后保持头高脚低位30分钟以上。

5、先天性气道异常:如喉软化症、气管食管瘘等结构异常需通过喉镜或影像学检查确诊。表现为持续性喘鸣、喂养困难,轻度病例可通过体位调整改善,严重者可能需手术矫正。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环境温度24-26℃,湿度适宜;喂养时观察婴儿唇周是否发绀,出现呼吸暂停或肤色改变立即停止喂食;每次喂奶后竖抱拍嗝,睡觉时抬高床头15度;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人工喂养需按比例调配奶粉,避免过稠或过稀。若喘气粗伴随三凹征、反复呛咳导致体重不增,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先天性畸形。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8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怎么办?

8个月宝宝喉咙有痰呼呼响可通过拍背排痰、调整喂养姿势、保持环境湿润、使用祛痰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过敏反应、环境干燥、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拍背排痰:

将宝宝竖抱,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拍背能促进气道震动,帮助松动黏附在气管壁的痰液,特别适合不会自主咳痰的婴幼儿。注意避开脊柱区域,力度以宝宝不抗拒为宜。

2、调整喂养姿势:

喂奶时保持45度半卧位,喂完后竖抱20分钟再平躺。婴儿胃部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平躺喂养易引发奶液反流刺激咽喉。使用防胀气奶瓶、少量多次喂养也能减少反流概率。

3、保持环境湿润:

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干燥空气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变稠,冬季可在浴室制造蒸汽让宝宝吸入10分钟。定期清洗加湿器水箱,防止霉菌滋生加重过敏。

4、使用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溶液能分解痰液黏蛋白,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降低痰液黏稠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强力镇咳药同服。中成药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对痰热壅肺型效果较好。

5、就医检查:

若伴随发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拒奶等症状,需排除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疾病。喉软骨软化患儿会出现间歇性喘鸣,严重者需进行喉镜评估。反复痰鸣可能提示过敏体质,需进行过敏原筛查。

日常可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稀释痰液,母乳喂养母亲需减少辛辣油腻饮食。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睡眠时垫高上半身30度。观察痰液颜色变化,白色泡沫痰多为生理性,黄绿色痰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若痰鸣持续超过1周或影响睡眠进食,建议儿科门诊评估。平时可进行被动扩胸运动促进肺循环,定期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脑疝 单心房 脑动脉瘤 扁平黄色瘤 肺诺卡菌病 颈椎半脱位 急性纵膈炎 骨化性纤维瘤 激素依赖性皮炎 肠毒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