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在痰涂片阳性、空洞形成、未规范治疗、密切接触等情况下具有传染性。传染性高低主要与细菌载量、咳嗽频率、环境通风等因素相关。
1、痰菌阳性患者痰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时传染性最强,尤其是未经抗结核治疗或治疗初期。建议隔离治疗直至连续两次痰检阴性。
2、空洞病变肺部出现空洞性病变时,病灶中大量结核菌可通过咳嗽形成气溶胶传播。需加强呼吸道防护,规范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联合化疗。
3、治疗初期抗结核治疗前2-3周仍具较高传染风险。即使症状缓解也需持续用药,标准方案通常需要6-9个月。
4、密切接触与传染期患者共处密闭空间超过8小时属高危暴露。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筛查。
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患者咳嗽时应遮掩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出现持续咳嗽、低热需及时就诊排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