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月经量少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等因素有关。
1. 生理性因素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自然衰退会导致月经量逐渐减少,属于正常衰老过程,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
2. 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能导致激素分泌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伴痤疮或体重波动,需检查性激素六项后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节。
3. 子宫内膜损伤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内膜基底层受损,常伴随痛经加剧。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
4. 器质性疾病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疾病可能压迫或破坏子宫内膜。超声检查可发现异常占位,需根据病情选择宫腔镜分离术或肌瘤剔除术。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情况,适量补充铁元素和优质蛋白,若持续3个月以上月经量少于20毫升需及时妇科就诊。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