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或瘀血,常见于四肢、躯干等部位。败血症的皮肤表现主要有瘀点、紫癜、瘀斑、局部坏死等,通常与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
1、凝血障碍败血症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引发皮肤瘀斑。需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血浆。
2、血管损伤炎症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红细胞外渗形成瘀斑。可进行抗感染治疗,使用头孢曲松、美罗培南等广谱抗生素。
3、感染性栓塞病原体栓塞小血管导致局部缺血,表现为紫红色疼痛性瘀斑。需血培养明确病原体,针对性使用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4、休克表现严重败血症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皮肤出现花斑样瘀紫。需液体复苏联合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出现不明原因瘀斑伴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挤压或热敷瘀血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