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宝宝满2个月接种卡介苗,接种处未红肿,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打完卡介苗的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常见反应包括局部红肿、硬结、化脓等,少数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或发热。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1、局部红肿

接种部位通常在2-4周出现直径5-10毫米的红肿硬结,属于典型免疫反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热敷。红肿会逐渐消退形成小溃疡,最终结痂愈合。

2、硬结化脓

约90%接种者会出现局部化脓现象,表现为硬结中央软化形成白色脓疱。无须挤压排脓,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化脓过程持续2-3周,愈合后可能遗留小疤痕。

3、淋巴结肿大

部分婴儿可能出现同侧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3厘米或破溃流脓,需就医排除细菌感染。

4、低热反应

少数接种者24小时内出现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38.5℃。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采用物理降温即可。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警惕其他感染。

5、异常反应

严重过敏反应如全身皮疹、呼吸困难等极为罕见。骨髓炎或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多见于免疫缺陷患儿,需立即医疗干预。

接种后2-3个月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评估免疫效果。护理期间避免接种部位接触污水,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免疫应答,家长需密切观察但不必过度焦虑。如出现接种部位持续渗液、高热不退或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至儿科或感染科就诊。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接种宫颈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宫颈疫苗前需确认无禁忌证,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并避免剧烈运动。宫颈疫苗主要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接种注意事项主要有接种前禁忌证筛查、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特殊人群接种建议、接种时间安排、接种后生活护理等。

1、禁忌证筛查

接种前需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妊娠状态及免疫缺陷病史。对疫苗活性成分或辅料过敏者禁止接种,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患者应暂缓接种。处于备孕期、妊娠期、哺乳期女性需经专业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2、不良反应观察

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或低热等反应,通常2-3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30分钟,确认无急性过敏反应后方可离开。

3、特殊人群接种

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影响疫苗保护效果,需咨询专科已感染HPV病毒者仍可接种以预防其他型别感染,但治疗期间接种需遵医嘱。月经期女性可正常接种,但痛经严重者可调整接种时间。

4、接种时间安排

二价疫苗推荐0、1、6月程序,四价和九价疫苗推荐0、2、6月程序。若遇特殊情况需延迟接种,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补种剩余剂次即可。建议在首次性行为前完成全程接种以获得最佳保护效果。

5、生活护理指导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注射部位沾水,一周内忌辛辣刺激饮食。可正常洗澡但需避免用力揉搓接种部位。接种后三个月内建议采取避孕措施,但意外妊娠不需终止妊娠,后续剂次暂缓接种即可。

接种后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类、西蓝花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疫苗不能替代常规筛查。接种记录需妥善保管,后续剂次尽量选择同一接种单位。出现持续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退热药或抗过敏药物。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打卡介苗后的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低热等反应,属于正常免疫反应。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红肿、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微发热、皮肤溃疡、接种处瘢痕形成。

1、注射部位红肿

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直径5-15毫米的红肿,通常2-3天自行消退。这是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热敷。

2、局部淋巴结肿大

约10%接种者会出现同侧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多小于1厘米。多数在接种后2-6周逐渐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3厘米或伴化脓,需就医排除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3、轻微发热

部分婴幼儿接种后可能出现37.5-38.5℃的低热,持续1-2天。可通过适量增加饮水、物理降温等方式缓解。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以上需警惕其他感染可能。

4、皮肤溃疡

接种后2-6周注射处可能形成小溃疡,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6-12周内逐渐结痂愈合。溃疡期应避免沾水,不可涂抹药膏或包扎。若溃疡面持续扩大或超过3个月未愈需就医。

5、接种处瘢痕

90%接种者会遗留直径2-8毫米的圆形瘢痕,这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志。瘢痕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瘙痒,避免搔抓可减少增生性瘢痕风险。瘢痕异常增生或超过1厘米需皮肤科评估。

接种卡介苗后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摩擦。观察期间若出现高热不退、淋巴结化脓、接种处大面积溃烂等异常反应,需及时至感染科或儿科就诊。日常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蛋白质有助于免疫应答。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进行结核菌素试验,以免出现假阳性结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正常哺乳,母亲无须特殊饮食禁忌。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卡介苗打了有什么反应?

接种卡介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化脓等反应,少数情况下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或发热。卡介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正常免疫反应主要有局部皮肤反应、全身轻微反应、淋巴结反应、异常反应、接种后护理等表现。

1、局部皮肤反应

接种后2-4周注射部位会出现直径5-10毫米的红色小硬结,逐渐形成白色小脓疱,8-12周后结痂脱落留下圆形瘢痕。这是疫苗激活免疫系统的正常表现,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挠或涂抹药膏,防止继发感染。

2、全身轻微反应

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低热、食欲减退、烦躁等全身症状,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采用物理降温方式。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超过3天,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感染因素。

3、淋巴结反应

约5-10%的接种者会出现同侧腋窝或锁骨上淋巴结轻度肿大,直径多小于1厘米,触诊质地较软。这种情况属于疫苗引起的良性淋巴结炎,多数在2-3个月内逐渐消退。若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3厘米或形成脓肿,需就医进行抗结核治疗。

4、异常反应

极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异常反应如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多见于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表现为接种处溃疡经久不愈、多部位淋巴结肿大、长期不规则发热等。需立即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确诊后需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

5、接种后护理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3天内观察注射部位反应。出现化脓时无须挤破脓疱,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哺乳期母亲接种不影响母乳喂养。早产儿、低体重儿需推迟接种至体重达标。HIV暴露婴儿需在专业机构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

卡介苗接种后应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C、D,促进免疫系统发育。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接种部位摩擦。定期监测体温和淋巴结状态,记录反应变化过程。若出现异常持续高热、接种处大面积溃烂、精神萎靡等症状,应立即前往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接种后3个月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评估免疫效果。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黄疸值多少可以打卡介苗?

新生儿黄疸值需低于5毫克/分升才能接种卡介苗。黄疸值过高可能影响疫苗安全性,主要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性黄疸、溶血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此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多低于12毫克/分升,若经皮测胆红素值换算后低于5毫克/分升,且无其他禁忌症,可正常接种卡介苗。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严格评估,部分医疗机构会要求黄疸值降至3毫克/分升以下。接种前医生会综合评估皮肤黄染范围、精神状态及喂养情况。

当黄疸值超过5毫克/分升时需暂缓接种,常见于病理性黄疸情况。如ABO溶血患儿胆红素上升迅速,可能需光疗干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黄疸持续不退,常伴有陶土色大便。这些情况下接种疫苗可能加重免疫系统负担,需先治疗原发病。部分母乳性黄疸患儿虽数值偏高,但若生长发育正常,经医生评估后可能允许接种。

建议家长在接种前配合医生完成胆红素检测,母乳喂养儿可适当增加喂养频率促进胆红素排泄。接种后需观察有无局部红肿、发热等反应,严重黄疸患儿治愈后应补种卡介苗。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若黄疸反复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股癣 鼻硬结病 地图样舌 宫颈白斑 放射性肺炎 肝内胆管癌 脑动脉夹层 肱骨内髁骨折 痛风性关节炎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