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八个月宝宝体温35.5正常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体温35.5正常吗?

小孩体温35.5摄氏度属于偏低体温,通常不正常。体温偏低可能与测量误差、环境寒冷、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

测量误差是常见原因,如使用电子体温计未校准、测量时间不足或腋下未夹紧,可能导致读数偏低。环境温度过低时,儿童散热过快也可能出现短暂体温下降,需及时保暖并复测体温。低血糖患儿因能量代谢不足可能出现体温偏低,伴随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需及时补充糖分。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儿基础代谢率降低,可能出现持续低体温伴发育迟缓、皮肤干燥。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患儿可能出现反常低体温,这是危重表现,需立即就医。持续低体温可能影响器官功能,导致心率减慢、意识模糊等严重后果。

发现儿童体温35.5摄氏度时,应首先排除测量误差,在温暖环境中复测口腔或直肠温度。若确认低体温,需检查有无伴随症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需注意合理保暖,避免过度降温措施,保证充足热量摄入。体温持续低于36摄氏度或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时,须紧急儿科就诊。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35.5度算低烧吗?

35.5度不算低烧,属于体温偏低。人体正常腋下体温范围为36.0-37.0度,35.5度低于正常范围下限,可能与测量误差、环境寒冷、甲状腺功能减退、休克早期等因素有关。

测量误差是常见原因,如腋下未擦干、测量时间不足或体温计故障。环境温度过低时,人体散热过快可能导致短暂体温下降,尤其见于婴幼儿或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因代谢率降低,可能出现持续低体温,伴随乏力、怕冷等症状。休克早期由于血液循环不足,也可能出现体温下降,需警惕面色苍白、脉搏微弱等伴随症状。

持续或反复出现35.5度体温时,需排除病理性因素。先天性代谢异常如线粒体疾病可能导致体温调节障碍,但较为罕见。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降压药过量使用也可能抑制体温中枢,需结合用药史判断。若伴随意识模糊、呼吸缓慢等严重症状,提示可能存在下丘脑损伤或严重感染,需紧急就医。

发现体温35.5度时应先复测确认,保持环境温暖,饮用温热水。避免酒精擦拭等错误降温措施。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建议监测晨起基础体温,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定期复查激素水平。若伴随寒战、嗜睡等异常表现,或体温持续低于35.0度,应立即就诊排查病因。日常注意保暖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代谢功能。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宝宝体温35.5度怎么办?

宝宝体温35.5度可通过保暖措施、调整环境温度、补充热量、观察伴随症状、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低体温可能由保暖不足、能量摄入不足、代谢异常、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1、保暖措施:

立即增加衣物或使用包被包裹,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可适当提高室温至24-26摄氏度,采用母亲皮肤接触的袋鼠式护理帮助复温。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低温烫伤。

2、调整环境温度:

检查居住环境是否存在穿堂风或湿冷问题,必要时关闭门窗并使用空调调节。沐浴时水温需维持在38-40摄氏度,洗浴时间不超过10分钟。睡眠时注意头部保暖,可佩戴纯棉帽子。

3、补充热量:

母乳喂养儿需增加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可适当提高奶液温度至40摄氏度左右。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给予温热的米糊、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一次性大量喂食,采用少量多次方式。

4、观察伴随症状:

低体温可能与感染性疾病有关,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拒奶、嗜睡、哭声微弱等症状。若伴随皮肤花斑、呼吸急促或肢体僵硬,提示可能存在严重感染或代谢紊乱。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有助于病情判断。

5、就医评估:

持续低体温超过2小时或复温无效时需急诊处理。医生会检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排查先天性代谢疾病。新生儿期低体温可能需入住暖箱治疗,严重病例需静脉补充营养和抗生素。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后蒸发散热。选择纯棉透气材质衣物,定期更换尿布防止潮湿。喂养间隔不超过3小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更频繁哺乳。外出时注意防风保暖,使用婴儿专用体温计每日监测2-3次。若发现手脚持续冰凉或喂养量减少,建议尽早就诊儿科门诊排查潜在疾病。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宝宝温度35.5℃会抽搐吗?

宝宝体温35.5摄氏度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抽搐,但需警惕潜在病因。低体温可能由保暖不足、感染性疾病、代谢异常、药物反应或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保暖不足:

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寒冷环境或衣物过少可能导致体温过低。表现为手脚冰凉、活动减少,此时及时增加衣物或调节室温即可改善,通常不会引发抽搐。

2、感染性疾病: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早期可能出现低体温,可能与病原体毒素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有关。此类情况可能伴随精神萎靡、拒食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源。

3、代谢异常:

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疾病可导致体温下降。低血糖患儿可能出现冷汗、面色苍白,严重时可能发生抽搐,但抽搐主因是血糖异常而非体温本身。

4、药物反应:

某些退热药使用不当或镇静药物过量可能造成体温过低。需核对用药史,此类情况可能伴随嗜睡、呼吸抑制等药物中毒表现。

5、神经系统疾病:

罕见的下丘脑功能障碍或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效。这类疾病通常伴有发育迟缓、喂养困难等长期症状,需专科评估。

发现宝宝体温35.5摄氏度时,应先检查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更换干燥保暖衣物,适当喂食温水。持续低体温或伴随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使用热水袋等快速复温措施。日常需注意维持室温22-26摄氏度,穿戴适度衣物,定期监测体温变化。母乳喂养可增强婴儿体温调节能力,寒冷季节适当增加喂养频次。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三岁小孩体温35.5正常吗?

三岁儿童体温35.5摄氏度属于偏低范围,需结合具体表现评估。儿童体温异常可能与测量误差、环境因素、代谢异常、感染恢复期或药物影响有关。

1、测量误差:

体温计使用不当是常见原因。腋温测量需保证探头紧密接触皮肤5分钟以上,耳温枪需对准鼓膜方向。水银体温计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垂直,电子体温计需确认电量充足。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可减少误差。

2、环境因素:

低温环境直接导致体温下降。儿童在寒冷房间睡眠、洗澡后未及时擦干、冬季户外活动防护不足等情况均可引发。建议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穿着棉质透气衣物,寒冷季节外出戴帽护住头部散热区。

3、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起基础代谢率降低。这类患儿常伴随食欲减退、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测确诊,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等指标。

4、感染恢复期:

病毒性感染退热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体温调节失衡。常见于幼儿急疹、流感等疾病恢复阶段,通常24-48小时内自行恢复。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嗜睡、拒食等异常表现。

5、药物影响:

退热药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体温过低。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复方感冒药同时服用。服药后体温低于36摄氏度时应暂停用药并就医评估。

建议每日监测体温三次并记录变化趋势,选择固定测量部位。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适当增加坚果、全谷物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可通过室内游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如伴随精神萎靡、拒食或体温持续低于35摄氏度超过12小时,需立即儿科急诊就诊排除严重代谢紊乱可能。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肺损伤 花粉症 结节病 膀胱肿瘤 睑球粘连 尿道肿瘤 人格障碍 肾细胞癌 外耳道真菌病 肺泡蛋白沉积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