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肠癌

肠癌术后高烧如何做物理降温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发烧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

小孩发烧可通过温水擦拭、调节室温、补充水分、减少衣物、冰袋冷敷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这些方法主要通过促进散热、避免热量积聚来缓解发热症状。

1、温水擦拭:

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患儿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温水蒸发可带走体表热量,擦拭时避开胸腹部,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间隔30分钟可重复操作。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引起寒战反而升高体温。

2、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之间,湿度控制在50%-60%。过热环境会阻碍散热,可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促进空气流通,但避免冷风直吹患儿。定时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新鲜的同时维持适宜温度。

3、补充水分:

每15-20分钟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24小时饮水量需达到100-150ml/kg。发热时呼吸和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加快,充足补水能预防脱水并促进代谢废物排出。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次。

4、减少衣物:

仅保留单层纯棉透气衣物,去除包被、帽子等额外保暖物品。过度包裹会形成保温层阻碍散热,但需注意四肢末梢保暖,避免出现寒战反应。夜间睡眠时可盖薄毯,保持手脚温暖即可。

5、冰袋冷敷:

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置于前额或颈部两侧,每次冷敷不超过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冰袋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冻伤皮肤或引起血管收缩反跳性升温。禁止酒精擦浴,婴幼儿皮肤屏障脆弱易导致中毒。

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30分钟复测一次。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出现嗜睡、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发热期间宜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保持环境安静,保证充足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康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发烧降温用温水还是冷水?

宝宝发烧降温建议使用温水擦拭。温水擦拭能避免体温骤降带来的不适,同时有效促进散热,主要擦拭部位包括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

1、温水优势:

温水与体表温差较小,能温和扩张毛细血管,加速热量散发。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接近宝宝正常体温,避免冷水刺激引发寒战。寒战会加重产热,反而升高核心体温。

2、冷水风险:

冷水擦拭可能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阻碍散热效率。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冷刺激更敏感,易出现肢体颤抖、哭闹等应激反应,影响降温效果。

3、擦拭部位:

优先选择血管丰富的区域,如颈部两侧、腋窝、肘窝及腘窝。这些部位血流速度较快,温水擦拭能通过蒸发带走更多热量。避免擦拭前胸、腹部等敏感区域,防止受凉不适。

4、环境调节:

同步降低室温至24-26℃,减少衣物包裹。高温环境会阻碍散热,适当通风有助于对流散热。可配合使用退热贴辅助降温,但需避开眼周及皮肤破损处。

5、补液支持:

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需少量多次补充母乳、配方奶或口服补液盐。脱水会加重体温调节紊乱,保持尿量正常是判断补液充足的重要指标。

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有精神萎靡、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退热后24小时内仍需观察是否出现反复发热或其他异常表现。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心悸失眠中医是如何做调整的?

心悸失眠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调整,主要方法有疏肝解郁、滋阴降火、健脾养心、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

1、疏肝解郁:

肝气郁结型心悸失眠表现为胸闷胁痛、易怒烦躁。中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配合合欢皮、玫瑰花等疏肝理气药材。日常可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

2、滋阴降火:

阴虚火旺者多见心悸伴手足心热、盗汗。经典方剂天王补心丹可滋养心阴,辅以百合、麦冬等食材。建议午后避免浓茶咖啡,睡前用吴茱萸粉敷涌泉穴引火归元。

3、健脾养心:

心脾两虚证常见心悸健忘、食欲不振。归脾汤为基础方,食疗可用龙眼肉、莲子煮粥。每日晨起按摩足三里穴,饭后散步15分钟助运化。

4、活血化瘀:

心血瘀阻型多伴胸痛、舌紫暗。血府逐瘀汤为主方,可配合丹参、三七等活血药。宜进行太极拳等柔和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5、调和气血:

气血失和者症状时轻时重,常用甘麦大枣汤配合针灸治疗。选取内关、神门等穴位,饮食注意五谷杂粮搭配,保持作息规律。

中医调理心悸失眠需注重整体平衡,建议每日晨起饮用桂圆红枣茶,午后练习呼吸吐纳,睡前热水泡脚并按摩三阴交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食小米、香蕉等安神食材。保持适度运动如五禽戏,营造安静睡眠环境。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长期用药。不同体质需个性化调理,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物理降温用热毛巾还是冷毛巾?

物理降温建议使用冷毛巾。冷敷通过传导散热降低局部温度,而热敷可能加重血管扩张导致热量积聚。选择依据主要包括体温阶段、皮肤反应、降温部位、基础疾病及年龄因素。

1、体温阶段:

体温上升期寒战期血管收缩产热,此时冷敷可能引发寒战加重不适,建议用温热毛巾擦拭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高热持续期体温平台期血管扩张散热,冷毛巾敷大动脉处颈部、腋窝、腹股沟可加速降温。

2、皮肤反应:

皮肤发红发热时冷敷效果更佳,若出现苍白青紫提示循环不良,需改用温热毛巾改善末梢供血。糖尿病患者或外周血管病变者需谨慎冷敷,避免局部缺血。

3、降温部位:

额头等体表区域适合冷敷,但心前区禁用冰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慢。腹部受凉易引发肠痉挛,儿童物理降温建议采用32-34℃温水擦浴。

4、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冷敷可能引起血压波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关节肿痛时宜用冷敷镇痛。癫痫患者发作后体温升高需避免骤冷刺激。

5、年龄因素: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酒精擦浴或冰敷易导致寒战或酒精中毒,推荐使用常温湿毛巾。老年人代谢率低,持续冷敷可能诱发低体温症。

物理降温期间需每20分钟复测体温,避免降温过度。可配合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室温控制在24-26℃为宜。高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退热期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干爽衣物,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汁、猕猴桃等。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如何做流产?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流产需根据孕周及子宫瘢痕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主要有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瘢痕妊娠清除术、子宫切除术五种处理方案。

1、药物流产:

适用于孕49天内的早期妊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可使胚胎组织排出,但需警惕子宫瘢痕处收缩力差导致的流产不全风险。用药后需超声确认妊娠物是否完全排出,必要时需清宫处理。

2、负压吸引术:

孕6-10周可选择该方式。手术需在超声引导下避开子宫瘢痕部位操作,防止穿孔。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瘢痕子宫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普通人群高,必要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钳刮术:

针对10-14周妊娠,需在静脉麻醉下进行。瘢痕子宫实施钳刮术时需特别注意器械进出宫腔的角度,避免粗暴操作导致子宫破裂。术前需完善超声评估胎盘与瘢痕的位置关系。

4、瘢痕妊娠清除术:

若胚胎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需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术中可能需子宫动脉栓塞止血,术后需监测血β-HCG下降情况。此类手术出血风险显著增高,需在三甲医院进行。

5、子宫切除术:

当发生不可控的术中大出血或胎盘植入穿透膀胱等严重并发症时,为挽救生命可能需切除子宫。这种情况多见于瘢痕处胎盘植入患者,术前MRI评估可降低急诊手术概率。

剖宫产后流产需特别注意术后恢复,建议流产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每日观察恶露性状。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菠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术后1个月、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异常出血需立即就医。计划再次妊娠者建议间隔18个月以上,孕前需进行瘢痕评估。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球麻痹 垂直斜视 宫颈妊娠 声带白斑 腹股沟斜疝 脉络膜破裂 蝶骨嵴脑膜瘤 急性根尖周炎 胎儿宫内窘迫 老年性黄斑变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