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八十岁老人吸氧的害处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针灸三天休一天的害处有哪些?

针灸三天休一天的间隔方式通常不会产生明显害处,但可能因个体差异或操作不当导致局部淤青、短暂疲劳、穴位敏感度下降、疗效延迟或晕针反应。

1、局部淤青:

频繁针灸可能增加皮下毛细血管损伤风险,表现为针刺部位青紫。这与进针手法或局部凝血功能有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48小时内冷敷可减轻症状。建议避免同一穴位连续刺激。

2、短暂疲劳:

部分人群在密集针灸后可能出现乏力感,属于经络调节的应激反应。适当减少单次针刺数量,配合足三里等补益穴位可缓解。体质虚弱者建议延长间隔至2-3天。

3、穴位敏感度下降:

高频刺激可能降低穴位反应性,影响得气感。临床观察显示,间隔24-48小时能维持较好穴位敏感性。治疗慢性病时可采用交替取穴法保持疗效。

4、疗效延迟:

部分痛症患者中断治疗可能减弱累积效应。建议急性期前3天连续治疗,慢性病稳定后改为隔日针灸。配合艾灸或耳穴贴压可延长刺激时效。

5、晕针反应:

空腹或紧张状态下密集针灸易诱发头晕冷汗。发生时应立即起针平卧,饮用温糖水。预防需控制单次治疗时长在20分钟内,首次针灸者建议每周2次为宜。

针灸疗程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饮食及剧烈运动。治疗当日可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配合八段锦等舒缓运动促进经气运行。皮肤敏感者针灸后6小时内勿沾水,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慢性病患者建议建立治疗日记记录反应,便于医师调整方案。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女人吃玄麦甘桔的害处有哪些?

女性长期或过量服用玄麦甘桔可能引发胃肠不适、过敏反应、内分泌紊乱、肝肾负担加重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危害。玄麦甘桔作为中成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1、胃肠不适:

玄麦甘桔含麦冬等寒凉成分,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表现为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症状。脾胃虚寒者更易出现此类反应,建议餐后服用以减轻刺激。

2、过敏风险:

部分人群对桔梗或甘草成分敏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等过敏反应。既往有花粉症或中药过敏史者应慎用,初次服用需观察是否出现唇舌麻木等异常症状。

3、内分泌影响:

方中甘草含甘草酸,长期摄入可能干扰醛固酮代谢,引发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及低钾血症。育龄女性连续使用超过4周需监测电解质,妊娠期女性禁用。

4、肝肾负担:

药物代谢需经肝肾完成,超剂量服用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或尿蛋白异常。慢性肝肾疾病患者应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5、药物相互作用:

甘草成分可能增强强心苷类药物的毒性,与利尿剂合用会加剧电解质紊乱。正在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或激素类药物者需告知避免联合用药风险。

使用玄麦甘桔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可配合山药、薏米等健脾食材调理,出现持续头晕、水肿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建议连续服用不超过2周,慢性咽炎等疾病需采用替代方案时,可考虑罗汉果、金银花等药食同源材料代茶饮。特殊生理期或术后恢复阶段应暂停使用,防止影响身体自我调节功能。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五十岁女人月经异常是怎么回事?

五十岁女性月经异常可能由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围绝经期激素波动: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调节,同时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2、子宫肌瘤:雌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可能引起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肌瘤较小可观察随访,较大或症状明显者需行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

3、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不典型增生等,常见症状为不规则出血。需通过诊刮或宫腔镜明确诊断,息肉可切除,增生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4、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减均可导致月经紊乱,伴有心悸、体重变化等症状。需检测甲状腺功能,甲亢常用甲巯咪唑,甲减需补充左甲状腺素。

5、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轴影响性激素分泌。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30克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每周进行3次以上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及乳腺超声筛查。若出现持续出血超过10天或出血量大于平时两倍,需及时就医排除恶性病变。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宝宝往上返奶又咽下去有害处吗?

宝宝往上返奶又咽下去通常属于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多数情况下无害。这种现象主要与贲门发育不成熟、喂养姿势不当、进食量过多、腹压增高、食物性状刺激等因素有关。

1、贲门发育不成熟:

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随着月龄增长,多数宝宝在6-12个月时贲门肌肉逐渐发育成熟,反流现象会自然缓解。日常可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

2、喂养姿势不当:

平躺喂奶或奶瓶角度过平易导致空气吸入。建议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喂养,奶瓶倾斜使奶液充满奶嘴。哺乳后保持宝宝上半身抬高30度体位,避免立即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

3、进食量过多:

胃容量超负荷时易引发反流。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毫升,3个月约90-150毫升。应按照体重计算每餐奶量,避免过度喂养。观察宝宝停止吸吮、扭头回避等饱腹信号。

4、腹压增高:

哭闹、便秘或衣物过紧会增加腹压。注意排查肠胀气、牛奶蛋白过敏等情况。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选择宽松衣物,及时处理便秘问题。

5、食物性状刺激:

配方奶温度过低、流速过快可能刺激胃部。母乳喂养妈妈需避免进食辛辣、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配方奶应按照标准比例调配,奶嘴孔大小需适合月龄。

若宝宝反流时出现拒食、体重不增、呛咳或血性呕吐物,需及时就医排除病理性胃食管反流。日常可记录反流频率和伴随症状,6个月后添加米粉等半固体食物有助于减轻反流。注意保持口周皮肤清洁,避免反流物刺激引发皮炎。多数生理性反流不会影响营养吸收,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十岁孩子近视300多度怎么办?

十岁孩子近视300多度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用眼习惯、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近视通常由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不足、不良光照环境、营养失衡等原因引起。

1、佩戴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方式,适合学龄期儿童日常使用。选择轻便、抗冲击的镜架和防蓝光镜片可减少视疲劳。需每半年验光一次,根据度数变化及时更换镜片,避免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加重近视发展。

2、角膜塑形镜:

夜间佩戴的特殊硬性隐形眼镜,通过暂时改变角膜曲率达到白天裸眼视力清晰的效果。适用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需在专业眼科医师指导下验配,严格遵循护理流程,定期检查角膜健康状况。

3、增加户外活动:

每日保证2小时以上户外阳光暴露能刺激视网膜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过度增长。建议选择球类、骑行等动态活动,自然光环境下远眺可放松睫状肌。阴天户外活动同样有效,重点在于脱离近距离用眼状态。

4、改善用眼习惯:

遵循"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外20秒,保持30厘米以上阅读距离。避免躺着看书或在颠簸环境中用眼,电子屏幕使用时间每日不超过1小时,且屏幕亮度需与环境光线协调。

5、定期复查:

每3-6个月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眼轴变化,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若年增长超过50度需考虑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医疗干预。同时筛查是否存在调节痉挛、隐斜视等加重近视的因素。

建议每日补充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D海鱼、蛋黄及花青素蓝莓、紫甘蓝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课间做眼球转动操或热敷眼周,避免参与剧烈对抗性运动。家长需与学校沟通调整座位,定期检查家庭照明是否符合阅读标准300-500勒克斯,建立视力保护奖惩机制培养孩子自主护眼意识。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宫颈炎 克罗恩病 髋臼骨折 急性结膜炎 毛发角化病 甲-髌综合症 脑出血后遗症 荨麻疹型药疹 二尖瓣关闭不全 泌尿生殖系滴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