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血管生成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类型。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适用于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伊马替尼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贝伐珠单抗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3、血管生成抑制剂索拉非尼用于肝癌和肾癌,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舒尼替尼针对胃肠间质瘤和肾癌。
4、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卡非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骨髓瘤,伊沙佐米适用于骨髓瘤维持治疗。
使用靶向药物前需进行基因检测,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不良反应,配合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