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上个月21号同房。第二天早上来的例假,但量不是很多。(之前也不多,这次比之前还要少)。怕怀孕例假当天吃了避孕药。可这个月都26号了。(之间没有再同房过)例假还没来。这样会不会怀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戴了避孕套还是怕怀孕怎么办?

戴避孕套后仍担心怀孕可通过检查避孕套使用方法、观察经期变化、了解避孕套避孕成功率、采取双重避孕措施、进行早孕检测等方式缓解焦虑。避孕套避孕失败通常与使用不当、产品破损、未全程佩戴、精液溢出、避孕套过期等因素有关。

1、检查使用方法:

正确使用避孕套是保证避孕效果的关键。佩戴前需检查包装完整性,挤出储精囊空气,全程佩戴至性生活结束。常见错误包括正反面戴反、未全程使用、重复使用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精液泄漏。

2、观察经期变化:

月经推迟是怀孕的早期信号。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若延迟超过7天建议检测。但需注意压力、药物等因素也会影响周期,单凭月经变化不能确诊怀孕。

3、了解避孕成功率:

规范使用避孕套避孕成功率可达98%,但实际使用中约有13%的失败率。失败多因使用不当导致,与产品质量关系较小。正确使用下怀孕概率约为2/100人年。

4、双重避孕措施:

联合使用短效避孕药、避孕环等可提升避孕效果。紧急避孕药可作为事后补救,但需在72小时内服用。双重避孕能显著降低意外妊娠风险至0.1%以下。

5、早孕检测方法:

同房后14天可用早孕试纸检测,21天后结果更准确。血HCG检测能在受孕7-10天后发现妊娠。超声检查在停经5周后可观察到孕囊,是确诊怀孕的金标准。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周期,避免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经期异常引发焦虑。建议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调节情绪。同房后避免频繁验孕增加心理负担,可分散注意力进行适度运动。若持续焦虑可咨询妇科医生进行专业避孕指导,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建立科学的避孕认知能有效缓解不必要的怀孕担忧。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月经干净一两天同房有血怕吗?

月经干净一两天同房出血多数属于正常现象,可能与子宫内膜未完全修复、阴道黏膜轻微损伤、激素水平波动、宫颈病变或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

1、子宫内膜未完全修复:

月经刚结束时子宫内膜处于修复期,部分区域可能仍有微小创面。同房时机械性摩擦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通常表现为少量鲜红色或淡粉色分泌物,1-2天内可自行停止。建议观察出血量及持续时间,避免剧烈运动。

2、阴道黏膜轻微损伤:

月经后阴道环境较干燥,分泌物减少可能导致黏膜脆弱。同房时润滑不足易造成微小裂伤,常伴有轻微刺痛感。出血量少且无持续加重时,可通过增加前戏时间、使用水溶性润滑剂改善。

3、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稳定性。排卵期前激素波动可能导致突破性出血,这种出血多呈褐色分泌物,持续1-3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平衡。

4、宫颈病变: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疾病易引起接触性出血。出血常呈鲜红色且反复发生,可能伴有异味分泌物。建议进行妇科检查及宫颈癌筛查,必要时行阴道镜评估。

5、妇科炎症:

阴道炎或宫颈炎可能导致组织充血脆弱。同房刺激后出血多伴随瘙痒、灼痛或异常分泌物。需通过白带常规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针对性选择抗菌或抗真菌治疗。

日常应注意同房前后清洁卫生,避免经期及月经刚结束时频繁同房。出血期间暂停性生活,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卫生护垫。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铁的食物如菠菜、瘦肉,促进黏膜修复。若出血持续超过3天、量多如月经或伴随严重腹痛,需及时就诊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规律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宫颈TCT和HPV联合筛查。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卵巢癌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化疗?

卵巢癌手术后化疗主要为了清除残留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术后化疗的必要性取决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手术彻底性、患者身体状况及基因检测结果五个关键因素。

1、肿瘤分期:

早期卵巢癌术后可能无需化疗,但II期以上患者通常需要辅助化疗。肿瘤分期越晚,癌细胞扩散范围越广,手术难以完全切除肉眼不可见的微转移灶。化疗药物能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消灭这些潜在威胁。

2、病理类型:

浆液性癌等高度恶性肿瘤对化疗较敏感,术后化疗效果显著。某些特殊类型如黏液性癌可能对化疗反应较差,但医生仍会根据个体情况评估获益风险比。病理报告中的分化程度也会影响化疗方案选择。

3、手术彻底性:

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要求残留病灶小于1厘米,但实际手术中可能存在难以切除的微小病灶。化疗能弥补手术局限性,尤其对于腹膜播散或淋巴结转移病例,联合腹腔灌注化疗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

4、身体状况:

患者年龄、心肺功能、肝肾储备等决定化疗耐受性。医生会采用国际通用的体能状态评分系统评估,对合并慢性病患者可能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性。

5、基因检测:

BRCA基因突变患者对铂类药物敏感性强,化疗获益更明显。分子分型检测可预测化疗效果,指导靶向药物联合使用。部分低危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可能豁免过度治疗。

术后化疗期间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消化吸收的食材。适当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化疗相关疲劳,但应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以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手足麻木等神经毒性症状时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洁,化疗后7-10天白细胞低谷期需特别注意体温变化。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参加病友互助小组获得情感支持。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米诺地尔多久用一次比较合适?

米诺地尔一般每天使用1-2次,具体频率需根据药物浓度、脱发类型及个体耐受性调整。

1、浓度差异:

5%浓度的米诺地尔通常每日使用1次即可,2%浓度建议每日2次。高浓度药物渗透性强,单次使用可维持较长时间药效,而低浓度需增加频次以保证治疗效果。使用前需确认药品说明书标注的浓度。

2、脱发类型:

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多采用每日1次方案,斑秃患者可能需要每日2次。弥漫性脱发若伴有头皮敏感,可先从低频次开始逐步适应。不同脱发进展阶段对药物吸收效率存在差异。

3、耐受程度:

初期使用可能出现头皮瘙痒、干燥等反应,建议前两周隔日使用建立耐受。若出现持续性红斑或脱屑,需减少至每周2-3次并配合保湿护理。用药4周后多数使用者可适应常规频率。

4、用药方式:

泡沫剂型因吸收较快可每日1次,溶液剂型需根据挥发速度决定。每次用量应控制在1毫升以内,过量使用不会增强疗效反而增加副作用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具体方案。

5、联合治疗:

配合微针治疗时可延长用药间隔至每3天1次,与口服药物联用则保持常规频率。激光生发帽等物理疗法需与米诺地尔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成分相互作用影响效果。

使用米诺地尔期间建议保持头皮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均衡摄入富含锌、铁、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牡蛎、菠菜、全麦食品等有助于毛囊健康。适度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开用药后4小时内。治疗期间需持续观察新生毛发状态,通常3个月后可见明显改善,6个月达到疗效峰值。若出现心悸、头晕等全身性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骨龄和长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骨龄与长高密切相关,骨龄提前或延迟均可能影响最终身高。骨龄评估主要通过左手腕部X光片观察骨骼成熟度,与实际年龄的差异可预测生长潜力。

1、骨龄提前:

骨龄较实际年龄提前1岁以上称为骨龄超前,常见于性早熟、肥胖或肾上腺疾病。骨骼过早闭合会缩短生长期,导致最终身高低于遗传潜力。需通过抑制性激素药物如亮丙瑞林或控制体重干预。

2、骨龄延迟:

骨龄落后实际年龄1岁以上可能与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有关。这类儿童生长板闭合较晚,需排查垂体功能,必要时补充重组人生长激素。

3、遗传因素:

父母身高遗传度占70%,但骨龄进展速度也受基因调控。家族性矮小儿童可能表现为骨龄与实际年龄同步延迟,此时需结合父母青春期发育史判断。

4、营养影响:

蛋白质、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延缓骨龄进展,而高热量饮食可能加速骨龄。每日500毫升牛奶、1个鸡蛋及适量深海鱼可提供关键营养素。

5、运动刺激:

纵向压力运动如跳绳、篮球能促进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使骨龄与实际年龄同步增长。建议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跳跃类运动。

定期监测骨龄对身高管理至关重要,建议每6-12个月复查。生长高峰期前女孩8岁、男孩9岁发现骨龄异常应及时干预。保证每晚9小时睡眠,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照射以优化生长激素分泌。饮食注意锌元素补充,牡蛎、牛肉等食物可促进生长激素受体敏感性。冬季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维持血清25羟维生素D在50nmol/L以上。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霍乱 皮肤白喉 屈光参差 声带白斑 出血性肠炎 传染性软疣 输卵管妊娠 动脉导管未闭 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特异性尿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