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患者应在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开始治疗,实际治疗时机受到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风险、年龄因素、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症状程度轻症患者可观察1-2天,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缩短病程。
2、高危人群孕妇、65岁以上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在24小时内治疗。这类人群易发展为重症,建议使用扎那米韦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3、并发症征兆出现胸痛、意识模糊等预警症状须急诊处理。继发细菌性肺炎时可联合使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4、流行病学史流感爆发期接触确诊患者后,预防性用药应在暴露后36小时内启动。巴洛沙韦等新型抗病毒药物对多种流感病毒有效。
治疗期间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物理降温,若服药3天无改善需复诊调整方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