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失禁什么原因
发布于 2025/10/20 16:41
发布于 2025/10/20 16:41
大便失禁可能由肛门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直肠脱垂、炎症性肠病、老年性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分娩时会阴撕裂、肛周手术创伤或外伤可能导致肛门括约肌结构破坏。典型表现为咳嗽或运动时漏便,肛门指诊可发现肌力减弱。轻症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严重者需手术修复,如括约肌成形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会影响直肠感觉和括约肌控制。常伴随排尿障碍或肢体麻木,需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治疗包括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生物反馈训练。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会导致闭合不全,多见于长期便秘的老年人。可见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后需手动还纳。轻度可用补中益气丸调理,重度需行Altemeier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因直肠炎症导致里急后重和急迫性失禁。伴随黏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可确诊。需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严重时需激素治疗。
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肉萎缩和神经退化,表现为控便能力渐进性下降。肛门收缩力测试显示肌力降低。建议使用蒙脱石散改善腹泻症状,结合盆底电刺激治疗。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时排便训练。使用成人护理垫防止皮肤浸渍,便后及时清洁。建议记录失禁频率和诱因,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长期失禁者应筛查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补充铁剂和口服补液盐。
上一篇 : 肚子老想拉肚子的感觉
下一篇 : 饭后肚子疼想拉肚子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