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微创外科 > 脱发

脱发应该怎么吃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孕妇补叶酸什么时候吃好?

孕妇补叶酸建议从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持续至孕早期3个月,每日补充量为400微克。叶酸补充时机主要考虑胚胎神经管发育关键期、药物吸收效率、与其他营养素协同作用、个体差异调整、特殊人群增量需求等因素。

1、胚胎神经管发育关键期

神经管闭合发生在受孕后21-28天,此时多数孕妇尚未察觉怀孕。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可确保体内叶酸储备充足,有效预防神经管缺陷。临床数据显示孕前规律补充叶酸可使胎儿神经管畸形发生率降低。

2、药物吸收效率

叶酸补充剂空腹服用吸收率较高,但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建议早餐后半小时服用,既减少胃肠道不适,又能保证吸收效果。与维生素C同服可促进叶酸转化利用,但需间隔2小时避免相互作用。

3、与其他营养素协同作用

叶酸与维生素B12共同参与红细胞生成,缺乏B12会影响叶酸代谢。复合维生素中的锌元素可增强叶酸生物利用率。铁剂补充应与叶酸间隔4小时,避免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影响吸收。

4、个体差异调整

叶酸代谢基因突变者需增加剂量至800微克。多胎妊娠、既往生育神经管缺陷儿、糖尿病患者建议孕前咨询医生调整用量。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增量补充。

5、特殊人群增量需求

肥胖孕妇因血液稀释效应需要更高剂量。慢性腹泻或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需采用舌下含服剂型。素食者应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必要时联合补充维生素B12增强叶酸利用效率。

除药物补充外,孕妇应多食用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豆类等天然叶酸食物。烹饪时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以凉拌或急火快炒方式保留营养素。建议建立服药提醒机制,定期进行血清叶酸检测。合并妊娠剧吐者可选择咀嚼片剂型,必要时静脉补充活性叶酸。整个孕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量补充引发锌元素缺乏或其他不良反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小孩吃打虫药什么时间吃好?

儿童服用驱虫药建议在早餐后或晚餐后2小时服用,具体时间需考虑药物种类、寄生虫类型、胃肠功能等因素。

1、药物种类:

不同驱虫药的吸收代谢特点决定最佳服用时间。阿苯达唑类建议餐后服用以降低胃肠道刺激;吡喹酮类需空腹服用以提高生物利用度。具体用药时间应严格遵循药品说明书或医嘱。

2、寄生虫类型:

蛔虫等肠道寄生虫夜间活动活跃,晚间服药可提高杀虫效果;绦虫等寄生虫对药物敏感性具有昼夜节律差异,需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时间。

3、胃肠功能:

儿童胃肠蠕动较快者宜选择餐后服药,减少药物刺激;消化功能较强者可考虑空腹服药以加速药物吸收。服药前后2小时避免食用高脂食物影响药效。

4、作息规律:

结合儿童日常作息安排服药时间,避免因服药影响睡眠或进食。学龄儿童建议晚餐后服药,婴幼儿可选择上午两餐之间服药。

5、联合用药:

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时,应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如同时补充益生菌需错开3小时,避免驱虫药影响益生菌活性。

儿童驱虫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多摄入南瓜子、胡萝卜等辅助驱虫食物,避免生冷油腻。服药后适当增加饮水量促进代谢,观察2-3天排便情况。驱虫后建议补充含锌、铁的营养素,日常注意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消毒玩具用品。两周后复查粪便常规,必要时需间隔2-4周重复给药。服药后出现持续腹痛、皮疹等不适需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吃中药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中药服用时间通常根据药物性质和治疗目的决定,饭前或饭后服用各有适应场景,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吸收需求、胃肠刺激性和治疗目标等。

1、补益类中药:

补气养血、滋阴壮阳类药物如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建议饭前30-60分钟服用。空腹状态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吸收,发挥补益功效。脾胃虚弱者若出现胃部不适,可改为餐间服用。

2、攻下类中药:

大黄、芒硝等泻下通便药物宜清晨空腹服用,能增强肠道蠕动效果。此类药物作用峻猛,饭后服用可能影响药效发挥,但胃肠敏感者需谨慎。

3、解表类中药:

治疗感冒的麻黄汤、银翘散等解表剂,通常建议饭后30分钟服用。药物含有挥发成分,餐后服用可减缓吸收速度,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4、和胃类中药:

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调理脾胃药物,最佳服用时间为餐后15-30分钟。此时胃酸分泌旺盛,药物能更好发挥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的作用。

5、特殊剂型中药:

膏方宜早晚空腹温服,避免与食物混杂影响吸收。丸剂、散剂可用温水送服,胶囊剂建议饭后服用减少刺激。外用药酒需避开餐前餐后1小时。

服用中药期间需注意饮食禁忌,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影响药效。服药时间应相对固定,保持血药浓度稳定。煎煮汤剂当日服用完毕,不宜隔夜存放。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时,建议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服药后出现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师。不同体质人群对药物反应存在差异,具体服药时间还需遵医嘱个体化调整。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降压药空腹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降压药服用时间需根据药物种类决定,常见服药时间主要有餐前、餐后、空腹或与食物同服等不同要求。

1、餐前服用:

部分降压药如卡托普利需在餐前1小时服用,食物可能影响其吸收率。这类药物空腹时生物利用度更高,能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服药后若出现轻微头晕属于正常药物反应,但持续眩晕需就医。

2、餐后服用:

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药物建议餐后服用,可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高脂饮食可能延缓这类药物的释放速度,但一般不影响总体疗效。服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空腹服用:

利尿剂氢氯噻嗪通常要求晨起空腹服用,能更快产生利尿作用。需注意服药后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长期使用应定期检查血钾水平。避免晚间服用以防夜尿增多影响睡眠。

4、与食物同服:

某些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缓释片可与食物同服,食物能帮助稳定血药浓度。但需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可能干扰药物代谢。服药期间出现牙龈增生等副作用应及时复诊。

5、特殊时间要求:

部分长效降压药如缬沙坦对服药时间要求较灵活,但需保持每天固定时间服用。对于需要分次服用的药物,两次用药间隔应均匀分布。所有降压药均需避免突然停药。

降压药物治疗期间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下。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运动前后需做好热身和放松。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并记录,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激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降压药晚上吃好还是早上吃好?

降压药的最佳服用时间需根据药物类型和患者血压波动规律决定,常见影响因素有药物半衰期、血压昼夜节律、药物不良反应等。

1、长效降压药:

半衰期超过24小时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缬沙坦等,通常建议早晨服用。这类药物能维持全天血药浓度稳定,早晨服药可更好控制晨峰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部分患者夜间血压过低时,晨服还能避免夜间低血压。

2、杓型血压规律:

多数人血压呈杓型波动,即白天高、夜间低。对于这类患者,早晨服用降压药能有效覆盖日间血压高峰。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杓型血压者晨服降压药可使日间收缩压多降低5-8毫米汞柱。

3、非杓型血压特征:

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非杓型或反升高反杓型,这类人群更适合晚间服药。研究表明睡前服用降压药可使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降低45%,尤其推荐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晚间服用。

4、药物不良反应:

利尿剂类降压药建议早晨服用,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α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通常不建议睡前服用。部分钙拮抗剂可能导致下肢水肿,晨服可减轻日间活动时的不适感。

5、特殊剂型药物:

控释制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需严格按时服用以维持血药浓度。部分复方制剂含利尿成分,通常建议最迟下午服用。对于需要分次服用的短效降压药,第二次给药时间需根据个体血压峰值调整。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曲线类型和药物特性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服药期间需监测立卧位血压变化,避免体位性低血压。保持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血压平稳,每日钠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有氧运动可选择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活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合并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需更严格控制血压波动,服药时间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热门标签

脱水 急腹症 肾衰竭 罗阿丝虫病 特应性皮炎 复发性风湿病 肱骨髁间骨折 内生软骨瘤病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