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怀孕快两个月了,但伴有左侧附件囊肿第一次检查4.1*3.7CM,复诊是4.2*4.1CM说是液性包块,复查时医生讲有点炎症没多大问题.但我昨天阴道有点出血,前几天也有偶尔点像血一样的东西流出,我现在该怎么办?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小板低多久复查一次?

血小板低一般需要7-14天复查一次,具体复查时间需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调整。

对于轻度血小板减少患者,若由药物反应或病毒感染等暂时性因素引起,血小板计数在100×10⁹/L以上且无出血倾向时,可每14天复查血常规。这类情况常见于感冒后或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期间,通常随着诱因消除,血小板会逐渐回升至正常范围。复查时需观察皮肤是否有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轻微症状变化。

对于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或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者,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或存在黏膜出血时,需缩短至7天复查。若正在进行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复查需同步监测药物副作用。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⁹/L的急性期患者,可能需住院每日监测,直至脱离出血高风险状态。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需结合产科情况制定个体化复查方案。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损伤。出现头痛呕吐、血尿或黑便等严重出血表现时须立即就医。复查时建议固定同一医疗机构检测,减少仪器误差对结果判读的影响。长期血小板低下者需定期评估骨髓象和免疫功能,排查潜在血液系统疾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为什么没有三高也有颈动脉斑块?

没有三高也可能出现颈动脉斑块,主要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慢性炎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有关。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仅由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引起。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脂代谢相关基因突变,如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可能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障碍。这类患者即使血脂水平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仍易沉积脂质形成斑块。建议有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筛查,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干预。

2、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单核细胞黏附并转化为泡沫细胞。每天吸烟超过10支的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长速度为非吸烟者的2倍。戒烟是首要措施,同时可配合维生素E软胶囊、银杏叶提取物片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慢性炎症

牙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炎症疾病会持续释放白细胞介素-6等促炎因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这类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但血脂正常的情况。控制原发病是关键,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药物。

4、睡眠呼吸暂停

夜间反复缺氧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管收缩和氧化应激反应。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约40%存在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是基础,联合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曲美他嗪片等抗氧化药物可能有益。

5、高同型半胱氨酸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过15μmol/L时,会通过促进胶原降解和血管平滑肌增殖导致斑块形成。这种情况常见于叶酸代谢障碍人群。补充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B族维生素可有效降低该指标,但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过量。

建议所有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尤其是有吸烟史或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久坐。发现斑块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及定期影像学随访,切勿自行服用降脂药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需不需要复查?

肾结石通常需要定期复查,具体频率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调整。

肾结石患者复查的主要目的是监测结石是否增大、移位或引发并发症。对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结石,若无明显症状,可每6-12个月通过超声检查随访。若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或曾引发肾绞痛,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泌尿系统CT或超声,评估结石活动度及肾功能。存在代谢异常或复发性结石病史者,需缩短复查间隔至1-3个月,同时检测血钙、尿酸等指标。部分患者术后需在1个月内复查以确认无残留结石,此后按结石复发风险调整随访周期。

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复发。出现腰痛、血尿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急性梗阻处理。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蚕豆病要复查几次确诊?

蚕豆病确诊通常需要复查1-3次,具体次数需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医生评估决定。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确诊需结合病史、溶血症状及G6PD酶活性检测。

初次就诊时若出现急性溶血症状如面色苍白、酱油色尿,且G6PD酶活性检测结果异常,可能1次复查即可确诊。对于症状不典型或酶活性处于临界值的患者,需间隔2-4周重复检测2-3次以排除假阴性。婴幼儿患者因红细胞代谢特点,可能需多次复查酶活性。复查期间应避免接触蚕豆、萘丸等氧化性物质,防止诱发溶血。G6PD基因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但临床仍以酶活性检测为主要依据。

建议确诊后每1-2年复查G6PD酶活性,尤其生长发育期儿童及准备生育的成人。患者应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病情。日常需注意避免使用磺胺类、抗疟药等高风险药物,出现溶血症状时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蚕豆病复查通过率?

蚕豆病复查通过率一般在90%-95%,具体与复查时机、检测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复查通常选择在溶血发作后3-6个月进行,此时红细胞代谢趋于稳定,检测结果更准确。常用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斑点试验、酶活性定量测定和基因检测,其中基因检测准确率最高但成本较高。多数患者在规范避蚕豆及氧化性物质后,复查时酶活性可恢复至临界值以上。部分轻型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出现酶活性自然回升现象。医疗机构检测设备灵敏度差异可能影响结果判读,建议选择具备溶血性疾病诊断资质的专科医院复查。

复查前需避免进食蚕豆及制品至少1个月,停用磺胺类、抗疟药等氧化性药物3天以上。婴幼儿患者建议在非感染期复查,避免发热等因素干扰结果。家长应详细记录孩子日常饮食和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若初次复查未通过,可在排除干扰因素后间隔1-2个月再次检测。日常需严格避免接触樟脑丸、紫药水等含萘化合物物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酱油色尿应立即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肺气肿 多胎妊娠 颅骨骨折 肾错构瘤 病毒性肝炎 继发性腹膜炎 半侧颜面萎缩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绒毛色素结节性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