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腹股沟疝嵌顿等。这些疾病起病急骤,通常需要外科干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中最常见的外科疾病,多因阑尾管腔阻塞或细菌感染导致。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可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临床常用阑尾切除术治疗,药物可选用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感染。
2、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常由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引发,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墨菲征阳性是其特征性表现。治疗需禁食、抗感染,严重者需行胆囊切除术。常用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
3、肠梗阻肠梗阻指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由肠粘连、肿瘤、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典型症状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补液支持,必要时手术解除梗阻。药物可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4、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板状腹是其特点。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术前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生长抑素注射液等药物。
5、腹股沟疝嵌顿腹股沟疝嵌顿是指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可导致肠管缺血坏死。表现为腹股沟区突发疼痛性包块,伴恶心呕吐。需急诊手术复位,防止肠坏死。术前可适当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缓解症状。
急腹症患者应禁食禁水,避免随意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建议卧床休息,减少腹部压力,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恢复期需循序渐进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活动预防肠粘连,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及时就医。
肥胖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包括袖状切除术、胃旁路术、可调节胃束带术和胆胰分流术。
袖状切除术通过切除部分胃组织减少胃容量,限制食物摄入量,适用于重度肥胖且合并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胃旁路术通过改变胃肠道的解剖结构,减少食物吸收面积,同时影响肠道激素分泌,对2型糖尿病有显著改善效果。可调节胃束带术通过在胃上部放置可调节束带形成小胃囊,具有可逆性和微创性特点。胆胰分流术通过减少肠道对脂肪和淀粉的吸收实现减重,但可能引起营养缺乏等并发症。
术后需长期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监测营养状况,并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维持减重效果。
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方式有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胰管引流术等。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类型等因素有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梗阻的患者,通过内镜解除胆管梗阻,缓解胰管压力。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用于感染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通过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局部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开腹手术用于严重坏死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可彻底清创并处理腹腔内广泛病变。胰管引流术针对胰管破裂或狭窄,通过引流胰液减少胰腺自身消化。
急性胰腺炎术后需严格禁食,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血糖和营养指标,必要时补充胰酶制剂。术后早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活动,逐步增加运动量。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术后随访应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胰腺功能评估。
胃肠疾病既可能属于内科也可能属于外科,具体需根据疾病类型和治疗方式决定。
胃肠内科主要处理非手术治疗的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或功能性病变。这类疾病通常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整或内镜检查进行管理。胃肠内科医生会针对患者症状开具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的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并结合胃肠镜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胃肠外科则负责需要手术干预的急重症或器质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胃肠穿孔、肠梗阻或恶性肿瘤等。当患者出现持续剧烈腹痛、呕血、便血或腹部包块等症状时,往往需要外科医生通过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处理。常见的治疗包括阑尾切除术、胃肠肿瘤根治术等外科操作。
若出现反复腹痛、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可先至内科就诊,而突发剧烈腹痛、呕血等急症需立即前往外科急诊。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体重骤降、持续黑便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睾丸炎可以看外科,但首诊建议挂泌尿外科或男科。
睾丸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睾丸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泌尿外科医生能够处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包括睾丸炎。男科医生则更专注于男性生殖健康问题,也能诊治睾丸炎。外科医生虽然可以处理睾丸炎,但通常是在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睾丸脓肿需要手术引流时介入。
日常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出现睾丸疼痛或肿胀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