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直肠肿瘤手术要多少时间要改道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直肠肿瘤能活多久??

直肠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通常为5-10年,具体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

早期直肠肿瘤患者通过根治性手术联合放化疗,5年生存率较高。肿瘤局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时,规范治疗后生存期可超过10年。进展期患者若肿瘤侵犯肌层或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经综合治疗仍可能获得5年左右的生存期。局部晚期病例伴有血管神经侵犯时,生存期可能缩短至3-5年。远处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1-3年,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对靶向治疗敏感可能延长生存时间。生存期评估需结合病理分级,高分化腺癌预后优于低分化癌。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使部分局部进展期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显著改善预后。定期复查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对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治疗效果。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严格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和随访计划,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注意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监测,预防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直肠肿瘤5cm大属于早期吗?

直肠肿瘤5厘米大通常不属于早期,可能已进入进展期或晚期。直肠肿瘤的分期需结合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综合判断,单纯依据肿瘤大小无法准确分期。

肿瘤直径5厘米在直肠癌中属于较大体积,临床观察显示此类肿瘤多数已突破黏膜下层,可能侵犯肌层甚至浆膜层。肿瘤体积增大往往伴随局部浸润概率上升,部分病例可能出现肠周淋巴结转移。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确诊需依赖肠镜活检、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分析,超声内镜有助于评估浸润深度,腹部CT或MRI可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

少数情况下,某些低度恶性的直肠间质瘤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体积较大但仍局限在黏膜层,这类肿瘤生长缓慢且转移概率较低。黏液腺癌等特殊病理类型因含大量黏液成分也可能表现为较大体积但分期较早。但这类情况需通过免疫组化等检查明确病理性质,临床占比不足百分之十。

建议患者尽快到胃肠外科或肿瘤专科就诊,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测、全腹部增强CT等检查。治疗方式需根据分期选择,可能涉及新辅助放化疗、根治性手术切除或综合治疗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和影像学,监测复发迹象。日常应注意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术后恢复。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恶性直肠肿瘤的治愈率有多大?

恶性直肠肿瘤的治愈率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晚期可能降至20%-30%。

恶性直肠肿瘤的治愈率主要取决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临床分期为Ⅰ期的患者,肿瘤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通常超过90%。Ⅱ期肿瘤侵犯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可使5年生存率达到70%-80%。Ⅲ期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时,综合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手术和术后化疗,5年生存率约为50%-60%。已发生肝肺等远处转移的Ⅳ期患者,即使接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5年生存率也仅20%-30%。

建议确诊后尽早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复查。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直肠肿瘤良性的几率多少?

直肠肿瘤良性概率较高,约占所有直肠肿瘤的70%-80%。

直肠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良性肿瘤以直肠息肉最为常见,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类型。腺瘤性息肉存在一定恶变概率,但总体发展缓慢。恶性肿瘤主要指直肠癌,通常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但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直肠肿瘤性质需通过肠镜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影像学检查仅能提供参考。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及时处理,并保持高膳食纤维饮食和规律运动习惯。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患者直肠癌改道后为何肛门处还憋的慌?

直肠癌改道手术后肛门处憋胀感可能与术后瘢痕粘连、肠道功能紊乱或心理因素有关。直肠癌改道手术是将病变肠段切除后改变粪便排出路径的手术方式,但肛门区域仍保留神经末梢和肌肉组织,可能产生异常感觉。

术后早期肛门憋胀感多与手术创伤相关。手术过程中肛门周围组织可能受到牵拉或损伤,局部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会刺激神经末梢。肠道改道后虽然粪便不再通过肛门排出,但直肠残端或肛管肌肉仍保留部分功能,可能产生排便错觉。这种情况通常会随着伤口愈合逐渐缓解,术后3-6个月多数患者不适感明显减轻。

少数患者可能因神经损伤导致长期异常感觉。手术可能影响支配肛门区域的阴部神经,造成感觉传导异常。盆腔放疗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组织纤维化和神经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形成肛门括约肌痉挛,表现为持续性的坠胀感和疼痛。这种情况需要通过盆底肌电图等检查评估神经肌肉功能,必要时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或药物干预。

建议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压迫。可尝试温水坐浴缓解肌肉紧张,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出血、发热等情况,需及时复查排除感染等并发症。心理疏导对缓解术后躯体化症状也有帮助,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恶性肿瘤 呼吸衰竭 慢性膀胱炎 创伤性血胸 酒精性肝病 髋关节结核 肋间神经痛 创伤性脑梗塞 外耳道真菌病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