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得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后应该怎么治疗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其病因主要与长期肺部疾病导致的心脏负担加重有关。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预防病情进展。 1、药物治疗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基础,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强心药。利尿剂如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可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强心药如地高辛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2、氧疗是改善缺氧状态的重要手段,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心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 3、生活方式调整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戒烟是首要措施,吸烟会加重肺部损伤和心脏负担;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可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蔬菜和水果。 4、心理支持也不可忽视,患者常因长期患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怀与鼓励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5、定期随访和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需定期复查心电图、胸片和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氧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时注重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通过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缓疾病进展,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循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实现长期稳定的病情控制。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名词解释?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右心室功能不全的心脏病。治疗需以控制原发肺部疾病和改善心脏功能为主,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康复锻炼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主要与肺部疾病相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等,这些疾病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影响右心功能。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长期的气道炎症和气流受限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治疗时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和皮质类固醇如布地奈德,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改善通气功能,同时进行长期氧疗以缓解低氧血症。 2、间质性肺病也是导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肺间质纤维化和炎症导致肺血管结构改变,增加肺动脉压力。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和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以减缓疾病进展,必要时进行肺移植手术。 3、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引发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大和功能不全。治疗时需进行氧疗,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同时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 4、肺部感染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急性加重因素,感染会加重肺部炎症和低氧血症,增加心脏负荷。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氧疗,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5、康复锻炼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和游泳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耐受力。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控制体重,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需综合控制原发肺部疾病和改善心脏功能,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氧疗和康复锻炼,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多囊肾 高血脂 静脉石 尿道损伤 痛性肌痉挛 尾蚴性皮炎 甲胎蛋白异常 类白血病反应 食管良性肿瘤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