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肝病科

狂犬病疫苗接种期间注意事项

|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王飞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

新生儿疫苗接种时间需根据国家免疫规划要求,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确保免疫效果。

1、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满1个月时接种第二剂,满6个月时接种第三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2、卡介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3、脊髓灰质炎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时接种第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时接种第二剂,4个月时接种第三剂。脊髓灰质炎疫苗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保护儿童健康。

4、百白破疫苗:新生儿出生后3个月时接种第一剂百白破疫苗,4个月时接种第二剂,5个月时接种第三剂。百白破疫苗能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5、麻疹疫苗:新生儿出生后8个月时接种麻疹疫苗。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病毒感染,降低麻疹发病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新生儿疫苗接种后需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接种后若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等轻微反应,可通过多喝水、适当休息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宝宝有必要接种二类疫苗吗?

宝宝接种二类疫苗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方式,虽然二类疫苗为自愿接种,但对预防特定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二类疫苗包括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能够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接种二类疫苗不仅能保护宝宝免受特定病原体的侵害,还能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疾病负担。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或生活环境的宝宝,接种二类疫苗尤为重要。家长应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和合理选择接种计划。

1、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可预防水痘及其并发症,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常见于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宝宝感染水痘的风险大幅降低,即使感染,症状也会较轻。水痘疫苗通常在宝宝满1岁后接种,建议在12-15个月和4-6岁分别接种两剂。

2、流感疫苗: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季节性流感,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同。接种流感疫苗后,宝宝感染流感的风险降低,即使感染,症状也会减轻。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季接种,6个月以上的宝宝均可接种。

3、肺炎疫苗:肺炎疫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中耳炎等疾病,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常见的致病菌。接种肺炎疫苗后,宝宝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会下降。肺炎疫苗通常在宝宝2个月、4个月、6个月和12-15个月分别接种四剂。

4、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宝宝感染轮状病毒的风险降低,腹泻症状也会减轻。轮状病毒疫苗通常在宝宝2个月、4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三剂。

5、手足口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及其并发症,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宝宝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降低,症状也会减轻。手足口病疫苗建议在宝宝6个月至5岁之间接种,具体接种时间可咨询

宝宝接种二类疫苗后,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轻微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饮食上,保持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草莓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护理上,注意宝宝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如果宝宝出现持续高热、严重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感冒发烧能打狂犬病疫苗吗?

感冒发烧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缓解,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感冒发烧期间能否接种狂犬病疫苗,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1、感冒症状:感冒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轻度感冒不影响狂犬病疫苗接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发烧情况: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反应,体温超过38.5℃时需谨慎接种疫苗。高烧可能影响疫苗效果,建议在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接种。

3、免疫状态:感冒期间免疫力下降,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若感冒症状较轻,且无其他严重疾病,可考虑接种疫苗。

4、医生评估:接种狂犬病疫苗前,需由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医生会根据感冒发烧的严重程度、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是否适合接种。

5、接种风险:感冒发烧期间接种疫苗,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若感冒症状严重或伴有其他疾病,建议推迟接种。

感冒发烧期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增强免疫力。运动方面,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能接种疫苗吗?

2个月婴儿胃食管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引起。

1、喂养方式:调整喂养姿势,采用半直立位喂养,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喂奶后轻拍婴儿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避免过度喂养,少量多餐,减少胃内压力。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混悬液0.5mg/kg/天、雷尼替丁口服溶液2mg/kg/天、多潘立酮混悬液0.2mg/kg/天,减少胃酸分泌,缓解反流症状。

3、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全:婴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随着婴儿成长,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反流症状会自然缓解。

4、胃排空延迟:部分婴儿胃排空时间较长,食物滞留胃内时间增加,易引发反流。可通过调整喂养频率和量,减少胃内压力,促进胃排空。

5、疫苗接种:胃食管反流症状较轻且无其他严重疾病的婴儿,可以按计划接种疫苗。若症状较重或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评估是否推迟接种。

婴儿胃食管反流期间,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的饮食情况,避免过度喂养,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婴儿体位舒适,喂奶后适当拍嗝。日常护理中,注意婴儿的体重增长和发育情况,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还会得吗?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该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感染,但手足口病还可能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接种疫苗后,虽然感染EV71的风险显著降低,但仍有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病毒。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等。

1、疫苗作用:手足口病疫苗主要预防EV71感染,该病毒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疫苗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降低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即使感染EV71,症状也较轻,重症风险显著降低。

2、其他病毒:手足口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EV71只是其中之一。柯萨奇病毒A16型等病毒也可能导致手足口病,但这些病毒不在疫苗覆盖范围内。接种疫苗后,仍可能感染其他类型病毒,需注意防护。

3、感染症状: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感染EV71后,症状可能较重,甚至引发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接种疫苗后,感染其他病毒的症状通常较轻,但仍需及时就医。

4、预防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定期消毒玩具和物品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防护,避免接触病毒。

5、重症风险: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主要由EV71引起,接种疫苗后,感染EV71的风险显著降低。对于其他病毒引起的轻症病例,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症状可在数天内自行缓解。

手足口病的预防需要综合措施,接种疫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并非唯一方法。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免疫力、避免接触病毒同样重要。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增强免疫力。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定期消毒家居环境,尤其是儿童常接触的物品,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喉蹼 炭疽 鼻骨骨折 巴贝虫病 催乳素瘤 肠源性囊肿 跟腱后滑囊炎 化脓性脑膜炎 马尔堡病毒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