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结肠癌患者做手术后还需要做化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结核钙化还需要吃多久药?

结核钙化可通过规律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

1、规律用药:结核钙化患者需遵医嘱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300mg/天、利福平胶囊450mg/天、吡嗪酰胺片1500mg/天。药物疗程通常为6-9个月,具体时间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调整。

2、定期复查: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胸部X线或CT检查,监测钙化灶的变化情况。同时,定期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药物副作用。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免疫力。

4、心理疏导:结核钙化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建议与家人、朋友沟通,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缓解焦虑情绪。

5、预防复发:避免接触结核病患者,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减少复发风险。

结核钙化患者需遵医嘱坚持用药,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饮食上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适量运动,如慢跑、游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早期肺腺癌术后还需要治疗吗?

早期肺腺癌术后可通过定期复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后续治疗。手术是早期肺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复发风险并提高生存率。

1、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复查,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转移。复查频率通常为术后前两年每3-6个月一次,之后每年一次。早期发现异常有助于及时干预。

2、靶向治疗: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ALK等,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250mg/天、奥希替尼80mg/天、克唑替尼250mg/天等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3、免疫治疗: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200mg/3周、纳武利尤单抗240mg/2周等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适用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4、化疗:对于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等方案可降低复发风险。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肿瘤分期进行个体化调整。

5、放疗:对于术后有残留病灶或局部复发的患者,放疗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可精准打击肿瘤,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局部控制率。

术后患者需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压力,定期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持续优化。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心肌梗塞后无心绞痛发作还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吗?

心肌梗塞后无心绞痛发作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可通过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方式控制病情。心肌梗塞后无心绞痛发作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等因素引起。

1、抗血小板药物: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可能存在血栓风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天或氯吡格雷片75mg/天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次梗塞风险。

2、β受体阻滞剂:心肌梗塞后心脏功能可能受损,长期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天或比索洛尔片5mg/天可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改善预后。

3、他汀类药物:心肌梗塞后血脂水平可能升高,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天或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天可降低胆固醇,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4、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可能存在狭窄,需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冠状动脉狭窄可能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等症状。

5、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后心肌可能长期处于缺血状态,需长期服药改善供血。心肌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

心肌梗塞后无心绞痛发作仍需长期服药治疗,建议患者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黄疸除了照蓝光还需要辅助治疗吗?

黄疸可通过照蓝光、药物治疗、饮食调节、补液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黄疸通常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脏功能受损、溶血性疾病、胆道阻塞、感染等因素引起。

1、照蓝光: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方式,通过光化学反应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便于排出体外。照射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

2、药物治疗:黄疸可能与肝脏功能异常、胆道阻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黄染、尿液深黄等症状。药物治疗可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每日三次、茵栀黄颗粒1袋,每日两次、苯巴比妥片30mg,每日一次等,帮助促进胆红素代谢和排泄。

3、饮食调节:黄疸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全麦面包等,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和促进排毒。

4、补液治疗:黄疸患者可能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每袋溶于500ml温水中,每日2-3次或静脉输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

5、定期监测:黄疸患者需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肝功能指标等,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新生儿黄疸需每日监测胆红素水平,成人黄疸可根据病情每周或每月复查一次。

黄疸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橙子、菠菜、全麦面包等,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鼻息肉术后复发是不是还需要再次手术?

鼻息肉术后复发可通过药物治疗、鼻腔冲洗、局部护理等方式控制,必要时需再次手术。鼻息肉复发可能与过敏、慢性炎症、鼻腔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嗅觉减退、流涕等症状。

1、药物治疗:鼻息肉复发时,优先选择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每日1次,每次128微克、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1次,每次100微克和口服泼尼松每日1次,每次5毫克。这些药物可减轻炎症,缩小息肉体积。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器进行鼻腔冲洗,每日1-2次。冲洗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改善鼻腔环境,减少息肉复发风险。

3、局部护理: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粉尘和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减少鼻腔干燥和刺激。

4、过敏控制:鼻息肉复发与过敏密切相关。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采取避免接触或脱敏治疗。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

5、再次手术: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息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手术、息肉切除术等。术后需加强护理,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鼻息肉术后复发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增强体质。保持鼻腔清洁,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有助于控制病情,减少复发风险。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上火 糖尿病 胃穿孔 肛门息肉 宫颈粘连 刺激性皮炎 酒精性肝炎 颊间隙感染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 迟发性皮肤型卟啉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