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看病助手
首页
症状
疾病
问答
医院
医生
挂号
资讯
资讯
育儿
减肥
美容
整形
心理
中医
体检
保健
首页
>
药剂科
中医爱好者,咨询中医中药问题
提问时间:2014-12-10 09:16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尿频,尿有时清长,有时黄,长,尿无味,还有阳瘘(硬不起),,手腿酸,脸总发热,总爱发脾气,大便正常, 依上述症状,是
阴虚
还是阳虚?哪个方子适合,还要不要再加穿山甲6克呢?方一:桑螵蛸9克,台乌药9克、菟丝子12克、两头尖9克,北黄芪18克,党参15克,车前子9克、丹参12克、泽泻12克,女贞子15克、广东王不留行(薜荔果)15克,小茴香4.5克方二:熟地黄12克,山药(淮山)12克,山茱萸15克,泽泻8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巴天12克,穿山甲6克,枸杞子20克,金钱草15克: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你好,你说的情况肾亏所致,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很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当归、莲须、大云、仙灵脾、沙苑子、菟丝子、杜仲、巴戟、桑葚、金樱子、刺猬皮、海肭粉、云苓、枸杞、牛膝、阳古粉、白鱼膘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能有效滋补肝脾肾,清利湿热,消散瘀结,增强肾功能,强精壮体,标本兼治,药力药效迅速进入,使性功能障碍得以康复,精力充沛,可以快速康复。
回答于2014-12-10 09:25
相关问答
中医中药能治疗胆囊结石吗?
中医中药在治疗胆囊结石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中医通过调理肝胆功能、促进胆汁排泄、缓解症状等方式辅助治疗胆囊结石,但无法完全替代西医的手术或药物治疗。 1、中医治疗胆囊结石的原理 中医认为胆囊结石的形成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等因素有关。通过中药调理,可以改善肝胆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从而缓解症状,甚至帮助部分小结石排出。常用的中药包括金钱草、茵陈、大黄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利湿、疏肝理气的作用。 2、中药治疗的具体方法 (1)中药方剂: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中医师会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例如,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常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 (2)中成药:如胆宁片、消炎利胆片等,具有消炎、利胆、排石的作用,适合轻症患者。 (3)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胆俞、阳陵泉等),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胆汁排泄。 3、中医治疗的局限性 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结石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患者。对于较大的结石或伴有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炎、胆管梗阻)的患者,仍需结合西医的手术治疗(如胆囊切除术)或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 4、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中医中药可以作为西医治疗的辅助手段,帮助缓解症状、改善体质。例如,术后患者可通过中药调理恢复肝胆功能,减少复发风险。同时,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中医中药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轻症患者,中药和针灸可能有效缓解症状;对于重症患者,仍需结合西医治疗。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中医中药治疗胆结石临床表现?
中医中药治疗胆结石在缓解症状、促进排石和改善体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适用于症状较轻或术后调理的患者。胆结石的形成与饮食、代谢、遗传等因素相关,中医通过调理肝胆功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石来改善病情。 1、胆结石的临床表现 胆结石的典型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疼痛常因进食油腻食物诱发,严重时可能引发胆囊炎或胆管炎。中医认为,胆结石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有关,表现为胁痛、口苦、食欲不振等症状。 2、中医治疗胆结石的原理 中医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常用方法包括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等。中药如茵陈蒿汤、大柴胡汤等可促进胆汁分泌,缓解炎症,帮助结石排出。 3、中药治疗的具体方法 - 茵陈蒿汤:适用于湿热型胆结石,具有清热利湿、退黄排石的作用。 - 大柴胡汤:用于气滞型胆结石,可疏肝理气、缓解疼痛。 - 金钱草颗粒:具有利尿排石的功效,常用于辅助治疗胆结石。 4、饮食与生活调理 - 饮食建议: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芹菜、苹果等。 - 运动建议: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和消化功能。 - 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5、就医建议 对于症状严重或结石较大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结合西医手术或药物治疗。中医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术后恢复和预防复发。 中医中药治疗胆结石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肝胆功能和体质,达到缓解症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中医中药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吗?
中医中药能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吗?在所有的治疗男科疾病中,西医比较认可的,对于难治性前列腺炎和病程比较久的前列腺炎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果使用时间很长的话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建议大家转向中医中药治疗。其实中医中药治疗有它独特的一些优势,针灸、按摩、药物包括内服、外用,对前列腺炎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有它独特的疗效,可以在西医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治疗。也可以单独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李勋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男科
反流性咽喉炎中医中药如何治疗?
慢性咽喉炎是病床上常见的疾病,引起的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刺激造成咽喉部黏膜的慢性炎症。胃酸反流也会造成咽喉部粘膜的烧灼刺激,导致咽喉部出现慢性炎症,引起咽喉部异物感、灼热感、痰多不适的症状。 治疗上可以服用清热解毒、利肺清咽的中成药。如果症状明显,最好还是再用质子泵抑制剂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抽烟喝酒。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过敏性鼻炎可以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治疗吗?
能够用中医药来进行治疗的。另外还要注意自身的健康,避免发生感冒的情况,会加重鼻炎的情况,注意饮食习惯。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避免因经期抵抗力低而患上一些疾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腹膜炎
颈椎骨折
后天性白发
输尿管结石
不安腿综合症
干细胞白血病
胎粪性腹膜炎
急性肝功能衰竭
荚膜组织胞浆菌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靶向药引起的口腔溃疡怎么办
2025-04-07
禽流感是哪类传染病
2025-04-07
什么是皮肤结核病症状
2025-04-07
新生儿晒黄疸的正确姿势
2025-04-07
库欣综合征哪个医院做手术好
2025-04-07
女性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2025-04-07
老年疑病症怎么治疗
2025-04-07
吃阿司匹林会引起哮喘吗
2025-04-07
结核一般用什么药
2025-04-07
小儿顽固性便秘怎么调理和治疗
2025-04-07
脂溢性脱发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07
鼻中隔偏曲做手术危险吗
2025-04-07
库欣综合征精神症状
2025-04-07
病毒性感冒发烧头疼到受不了怎么办
2025-04-07
跳蚤和头虱的区别
2025-04-07
子痫检查有必要做吗
2025-04-07
小孩脑供血不足严重吗
2025-04-07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是
2025-04-07
鹅掌风特效药药膏
2025-04-07
脑出血偏瘫疼痛怎么办
2025-04-07
艾滋病患者吃什么食物最好
2025-04-07
鹅掌风用药时退皮
2025-04-07
烫伤了用烧伤膏可以吗
2025-04-07
恋物癖吃什么药治疗
2025-04-07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吗
2025-04-07
宝宝睾丸经常缩进去是怎么回事儿
2025-04-07
新生儿黄疸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2025-04-07
肾错构瘤会有生命危险吗
2025-04-07
附睾炎的硬结消不了
2025-04-07
肛周脓肿和肛漏是一样手术吗
2025-04-07
初一女生死活不愿意上学
2025-04-08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2025-04-08
孩子总是爱抱怨有情绪怎么办
2025-04-08
内心严重缺爱的男孩表现如何自愈
2025-04-08
玩手机就一定成绩下落吗
2025-04-08
初二孩子将会遇到哪几种危机
2025-04-08
英语基础太差怎么补救
2025-04-08
小孩子喜欢偷东西是心理疾病么
2025-04-08
小孩把家里弄的乱七八糟的幽默说说
2025-04-08
小孩记忆力差吃什么好
2025-04-08
女孩叛逆期怎么教育引导语句
2025-04-08
初二女孩早恋怎么和她沟通呢
2025-04-08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2025-04-08
坐不住的孩子是什么原因
2025-04-08
人迷茫了不知道干什么好怎么办
2025-04-08
高考查分前很紧张怎么办呢
2025-04-08
中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2025-04-08
八岁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2025-04-08
有利排便的水果有哪些
2025-04-08
哺乳期妈妈喂奶的注意事项
2025-04-08
孩子心情低落家长该怎样引导
2025-04-08
父母怎样正确教育孩子
2025-04-08
怎样引导初一的孩子刻苦努力
2025-04-08
小孩没主见该怎样培养
2025-04-08
不写作业两头骗怎么办
2025-04-08
跑1000米不累又快的呼吸技巧
2025-04-07
有氧运动心率要到多少
2025-04-07
睡眠时间充足算熬夜吗
2025-04-07
带着饥饿入睡会瘦吗
2025-04-07
猝睡症和嗜睡症的区别
2025-04-07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
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