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急求小孩子类风湿治疗方法和退热的方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肛门退热栓多久用一次?

肛门退热栓的使用频率需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使用1-2次,儿童每日使用1次,具体剂量需遵医嘱。退热栓的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通过直肠给药迅速吸收,发挥解热镇痛作用。使用时需注意清洁双手和肛门区域,确保栓剂完全塞入肛门内,并保持卧位15分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使用退热栓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导致药物过量。长期或频繁使用退热栓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1、成人用法:成人每日使用1-2次,每次使用1粒,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退热栓的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通过直肠给药,能够迅速吸收并发挥解热作用。使用前需清洁双手和肛门区域,确保栓剂完全塞入肛门内,并保持卧位15分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儿童用法:儿童每日使用1次,每次使用1粒,具体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在医生指导下确定。退热栓通过直肠给药,能够避免儿童口服药物的困难,同时迅速发挥解热作用。使用前需清洁双手和肛门区域,确保栓剂完全塞入肛门内,并保持卧位15分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注意事项:使用退热栓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导致药物过量。长期或频繁使用退热栓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使用前需检查栓剂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变质应停止使用。使用后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药物成分:退热栓的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每粒栓剂通常含有125mg、250mg或500mg的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通过直肠给药,药物能够迅速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避免首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剂量。

5、使用技巧:使用退热栓前需清洁双手和肛门区域,确保栓剂完全塞入肛门内,并保持卧位15分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吸收。使用时应避免在排便后立即使用,以免影响药物吸收。使用后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和身体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长期或频繁使用退热栓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使用肛门退热栓期间,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以促进药物代谢。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药物吸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扁桃体化脓发热几天能退热?

扁桃体化脓发热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病毒感染、扁桃体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扁桃体化脓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为链球菌。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或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疗程7-10天。若症状严重,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青霉素G钠80万单位,每日两次。

2、物理降温:发热时可使用温水擦拭身体,特别是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也可使用退热贴或冰袋敷于额头,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一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皮肤冻伤。

3、补充水分:发热期间身体水分流失加快,需多饮水或电解质饮料,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可选择温开水、淡盐水或蜂蜜水,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以免加重咽喉不适。

4、饮食调节:发热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蔬菜汤等。避免辛辣、油腻、坚硬的食物,以免刺激扁桃体加重炎症。可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

5、环境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温度维持在22-24℃。避免接触烟尘、冷空气等刺激性物质,外出时可佩戴口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扁桃体化脓发热期间,建议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有助于减轻炎症。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应及时就医。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小儿退热推拿手法?

小儿退热推拿手法可通过推拿特定穴位帮助缓解发热症状。常见手法包括清天河水、推坎宫、揉太阳穴、推三关、揉涌泉穴等。

1、清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线,从腕横纹至肘横纹。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从腕横纹向肘横纹方向直线推动,力度适中,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此手法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发热伴有烦躁不安的情况。

2、推坎宫:坎宫位于手掌大鱼际至小指根部。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从大鱼际向小指根部方向推动,力度轻柔,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此手法可疏风解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鼻塞等症状。

3、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动,力度适中,每次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缓解头痛、发热,适用于发热伴有头痛的情况。

4、推三关:三关位于前臂外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从肘横纹向腕横纹方向直线推动,力度适中,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此手法可疏风散热,适用于发热伴有四肢冰冷的情况。

5、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前1/3凹陷处。操作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轻轻揉动,力度适中,每次揉动30-50次。此手法可引火下行,适用于发热伴有口干舌燥的情况。

在推拿过程中,家长需注意保持环境温暖,避免孩子受凉。推拿前后可适当给孩子补充温水,帮助调节体温。推拿后观察孩子的反应,若发热持续或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帮助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儿童发烧时擦酒精退热可以吗?

儿童发烧时擦酒精退热不可取,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1、感染因素:儿童发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这种情况下,擦酒精不仅无法消除感染源,还可能刺激皮肤,导致不适。建议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遵医嘱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10-15mg/kg。

2、免疫反应:发烧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正常反应。擦酒精可能干扰这一过程,甚至导致皮肤过敏或中毒。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温水浴等方法更为安全有效。

3、皮肤刺激:儿童皮肤娇嫩,酒精直接接触可能引发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温水擦拭或使用退热贴是更温和的选择。

4、体温调节:酒精蒸发虽能短暂降温,但可能导致体温骤降,影响身体正常调节机制。温水擦拭或调节室温至适宜范围22-24℃更有助于体温平稳下降。

5、中毒风险:酒精通过皮肤吸收可能进入血液,尤其对婴幼儿存在中毒风险。建议避免使用酒精,改用安全可靠的退热方法。

儿童发烧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穿着宽松衣物。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蔬菜汤等。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体温持续高于38.5℃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退热贴可以贴在哪些部位?

退热贴可贴在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以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退热贴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缓解发热症状,适合儿童和成人使用。

1、额头:额头是退热贴最常见的贴敷部位,因其靠近大脑且血管丰富,能够快速吸收热量,帮助降低体温。使用时需清洁皮肤,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避免空气进入影响效果。

2、颈部:颈部两侧有较大的血管分布,贴敷退热贴能加速散热。选择颈部贴敷时,需注意避开气管区域,以免影响呼吸。贴敷后应避免大幅度转动头部,确保贴片稳定。

3、腋下:腋下是体温较高的部位,贴敷退热贴能有效帮助降温。贴敷前需清洁皮肤并擦干,避免汗液影响粘性。贴敷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贴片脱落。

4、腹股沟:腹股沟靠近大血管,贴敷退热贴能加速热量散发。使用时需注意贴片与皮肤的贴合度,避免因摩擦导致脱落。贴敷后应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汗液影响效果。

使用退热贴时,需注意贴敷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过敏或不适。贴敷时间不宜过长,通常建议每4-6小时更换一次。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退热贴虽能缓解发热,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需根据医生建议配合使用。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中毒 皮疹 角膜炎 根尖脓肿 输卵管炎 股动脉损伤 急性阑尾炎 痛性肌痉挛 肛门尖锐湿疣 高胆固醇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