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西安看肝病到哪家医院好1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谭宇阳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猴痘从发病到结痂多久?

猴痘从发病到结痂通常需要2-4周,具体时间与个体免疫状态、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

猴痘的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持续1-3天。随后进入出疹期,皮肤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脓疱,此阶段持续5-10天。最后是结痂期,皮疹逐渐干燥结痂,约7-14天后痂皮脱落。多数患者从发病到完全结痂需14-28天,免疫功能较弱者可能延长至3-4周。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蔓延至四肢,不同部位的皮疹可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病程中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出现高热不退或皮疹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胃病到胃癌要多长时间?

胃病发展为胃癌的时间差异较大,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实际进程受到慢性胃炎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伴随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慢性胃炎类型

非萎缩性胃炎进展为胃癌的概率较低,可能需要数十年。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属于癌前病变,癌变风险相对较高,定期胃镜监测可早期发现异常。

2、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未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持续炎症,加速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发展。根除治疗可降低约50%的胃癌风险,建议感染者及时进行规范治疗。

3、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盐饮食、吸烟、酗酒会损伤胃黏膜屏障功能。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改善饮食结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4、遗传因素

有胃癌家族史者发病风险增加2-3倍,可能与CDH1基因突变有关。这类人群建议提前开始胃镜筛查,筛查间隔缩短至1-2年。

5、伴随疾病

胃溃疡反复发作可能增加恶变风险,尤其直径超过2厘米的溃疡。胃息肉中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较高,内镜下切除可有效阻断癌变进程。

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烫、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硒元素有助于保护胃黏膜。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出现持续上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可超过90%,关键在于早发现早干预。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寻常型银屑病到老了会严重吗?

寻常型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在老年期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患者病情可能趋于稳定或减轻,少数可能加重。病情变化主要与免疫衰老、皮肤屏障功能下降、合并慢性病、用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等因素相关。

1、免疫衰老:

老年人免疫功能自然衰退可能减轻银屑病的自身免疫反应,部分患者皮疹会自发缓解。但免疫调节失衡也可能导致病情波动,需定期监测皮肤变化。

2、皮肤屏障退化:

年龄增长导致皮脂分泌减少、角质层修复能力下降,可能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症状。日常需加强保湿护理,使用含神经酰胺的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

3、慢性病影响: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可能通过炎症因子加剧银屑病,约30%老年患者会出现甲损害或关节症状。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诱发加重的药物。

4、治疗依从性:

老年人因行动不便或认知下降可能中断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建议简化用药方案,优先选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安全性高的外用药。

5、心理因素:

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激活病情,建立社交支持网络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对疾病的影响。

老年银屑病患者需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或游泳,避免剧烈摩擦皮肤;饮食宜补充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亚麻籽,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选择纯棉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每年进行皮肤癌筛查,警惕长期光疗或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的肿瘤风险。病情变化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非自行停药。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糖尿病到了什么时候性功能没了?

糖尿病导致的性功能障碍通常出现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中晚期阶段,主要与神经病变、血管损伤、激素失衡、心理因素及药物副作用有关。

1、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支配生殖器的自主神经,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或阴道干涩。这类病变往往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治疗。

2、血管损伤: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会减少生殖器血流灌注,男性可能出现勃起硬度下降。改善需通过降糖药控制血糖,严重者需血管活性药物如西地那非。

3、激素失衡:糖尿病易引发睾酮水平降低,直接影响性欲和性功能。这种情况需检测激素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4、心理因素:疾病长期困扰易引发焦虑抑郁,形成心因性功能障碍。建议通过心理咨询、伴侣沟通等方式缓解压力。

5、药物影响:部分降糖药可能影响性功能,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10mmol/L。日常可适量食用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改善血管功能,坚持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末梢循环。夫妻双方需加强情感交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生进行盆底肌训练指导或性心理咨询。出现持续性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至内分泌科和男科/妇科联合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壮阳药物加重代谢紊乱。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帕金森病到了晚期会瘫痪吗?

帕金森病晚期可能导致运动功能严重受限,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瘫痪。晚期症状包括肌肉僵硬、运动迟缓、平衡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卧床不起的情况。治疗以药物控制、康复训练和护理为主,延缓病情进展。

1、肌肉僵硬: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常出现肌肉僵硬,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可通过物理治疗和按摩缓解症状,保持关节灵活性,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

2、运动迟缓:晚期患者运动能力显著下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康复训练如步态训练、平衡训练可帮助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3、平衡障碍:帕金森病晚期患者常伴有平衡障碍,增加跌倒风险。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行走,进行平衡训练,减少跌倒发生。

4、卧床不起:部分晚期患者可能因病情加重而卧床不起。护理人员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5、心理支持: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人和护理人员应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帕金森病晚期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肺结核 囊虫病 高钙血症 虹膜囊肿 呼吸道异物 动脉粥样硬化 精索静脉曲张 腮腺恶性肿瘤 必需脂肪酸缺乏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