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精子呈灰白色或乳白色,具有均匀的粘稠度和特殊气味。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约占精液总量的5%。正常精液在刚排出时呈胶冻状,15-30分钟后会逐渐变为稀薄液体。精子的形态应为蝌蚪状,头部呈椭圆形,长度约4-5微米,宽度约2-3微米,尾部细长且能灵活摆动。精液量通常在1.5-6毫升之间,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精子的活动力分为四级,正常精液中前向运动精子比例应超过32%。精子的存活率应大于58%,畸形精子比例应低于96%。
建议男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吸烟和酗酒,定期进行精液检查以评估生育能力。
尿失禁是指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现象。
尿失禁可能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通常发生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尿液会少量漏出。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突然强烈的尿意,无法及时赶到厕所而漏尿。混合性尿失禁则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特点。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饮水,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症状。
小儿龟头包茎是指包皮完全包裹龟头且无法上翻显露龟头的状态,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
生理性包茎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包皮与龟头间存在天然粘连,外观呈包皮口狭小、无红肿渗出,排尿时包皮前端膨起呈球状但尿线正常。病理性包茎多由反复感染或外伤导致,表现为包皮口瘢痕性狭窄、排尿困难、包皮垢积聚引发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出现尿潴留或泌尿道感染。典型体征包括包皮无法回缩、龟头无法外露、包皮前端形成紧束环,部分患儿可见包皮内板与龟头粘连形成白色分泌物。
建议每日清洁会阴部,避免强行上翻包皮。若出现排尿异常、反复感染或5岁后仍无法显露龟头,需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行包皮环切术。
茵陈长大后呈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茎直立、叶片羽状分裂、花序呈圆锥状,全株密被白色绒毛。茵陈是菊科蒿属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茵陈成熟植株高度可达50-100厘米,茎部呈圆柱形,表面有纵棱,基部木质化。叶片互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约1-4厘米,宽约1-3毫米,叶缘常反卷。花期7-10月时,茎顶会生出圆锥状花序,由多数卵形或椭圆形的头状花序组成,直径约1.5-2毫米,花序基部有苞片3-4层。花冠管状,黄色,外层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果实为瘦果,长约0.8毫米,表面光滑无毛。
茵陈多生长于山坡、路旁、河岸等向阳处,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新鲜植株具有特殊香气,干燥后香气更为浓郁。其药用部位主要为春季采收的幼苗或秋季采收的地上部分,春季采收者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者称茵陈蒿。传统医学认为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茵陈栽培时宜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注意保留根部以利再生,加工时需阴干或晒干,避免暴晒导致有效成分流失。使用前需除去杂质及残根,洗净切段后干燥贮存。
口腔HPV感染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疣状增生或溃疡性病变。
口腔HPV感染引起的病变可能呈现为白色或粉红色的菜花样突起,表面粗糙不平,质地柔软,通常无痛感但可能伴随轻微异物感。部分病例可见扁平状斑块或点状糜烂,多发于舌缘、软腭、颊黏膜等部位。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病灶边缘不规则且生长迅速,偶见出血倾向。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出现多发性融合病灶,范围可扩散至咽部。
日常需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增生应及时就医明确病理性质。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