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肝癌术后3年,复查做介入后胃开始疼,开始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于一冰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复查吗?

结肠息肉切除后通常需要定期复查,具体复查频率需根据息肉性质、大小及病理结果决定。

对于低风险腺瘤性息肉或炎性息肉,术后1-3年进行首次肠镜复查即可。这类息肉生长速度较慢,恶变概率较低,但仍有复发可能。复查时需观察原切除部位愈合情况,同时筛查其他肠段是否新生息肉。若首次复查未发现异常,后续可延长至3-5年复查一次。日常需注意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便秘刺激肠黏膜。

若病理提示高风险特征,如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建议6-12个月即需复查。这类息肉局部复发率较高,可能残留微小病灶。部分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复查频次,必要时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术后三个月内出现便血、腹痛等异常症状时应提前复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在医生评估下调整用药方案。

结肠息肉切除后应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避免过度检查或疏于复查。除肠镜检查外,可配合粪便潜血试验作为辅助监测手段。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加速息肉再生。所有复查方案均需经消化内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肠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

肠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6-12个月复查,具体时间需根据息肉病理类型、切除方式及医生建议综合决定。

肠息肉切除后复查时间主要依据息肉性质与手术情况划分。对于低风险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若采用内镜下完整切除且切缘阴性,通常建议6-12个月后复查肠镜。这类息肉恶变概率较低,但需确认无残留或复发。若为腺瘤性息肉尤其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切除时存在分块切除、切缘不清晰等情况,可能需缩短至3-6个月复查。直径超过10毫米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或多发性息肉患者,因复发风险较高,复查间隔可能更短。复查前需避免高脂饮食,按医嘱进行肠道准备,确保检查准确性。部分患者可能需结合粪便潜血试验或影像学检查辅助监测。

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肠道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规律运动如散步帮助胃肠蠕动。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时须立即就医,不可拖延复查时间。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肠息肉切除后多久复查肠镜?

肠息肉切除后一般需要1-3年复查肠镜,具体时间需根据息肉病理类型、数量及医生建议确定。

单发且病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术后1-2年复查肠镜即可。这类息肉癌变概率较低,但需通过复查确认有无复发或新发息肉。若切除时为多发息肉或直径超过10毫米,建议缩短复查间隔至6-12个月。此类息肉复发风险相对较高,需密切监测肠道状况。对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锯齿状腺瘤等癌变风险较高的类型,医生可能要求3-6个月首次复查,后续根据结果调整复查周期。复查时可能需结合粪便潜血试验或肿瘤标志物检测,但肠镜仍是评估的金标准。

术后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增加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若出现便血、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应立即就医而非等待复查周期。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肠镜多长时间复查一次?

肠镜复查间隔时间通常为1-10年,具体需根据首次检查结果、个人健康状况及医生建议综合判断。

首次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且无高危因素者,建议5-10年复查一次。这类人群肠道病变概率较低,定期筛查主要起预防作用。若存在散发性息肉但已完全切除,且病理提示为低风险腺瘤,复查间隔可缩短至3-5年。对于高风险腺瘤或直径超过10毫米的息肉,需在1-3年内复查以监测复发情况。炎症性肠病患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通常需要1-2年复查一次,评估黏膜愈合程度及癌变风险。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者,可能需每年复查或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方案。肠镜检查后出现便血、腹痛等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复诊无须等待常规复查周期。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及吸烟饮酒,规律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复查前3天需按医嘱进行饮食调整和肠道准备,确保检查准确性。若发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体重骤降等异常,应提前就医评估。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输血后多久复查血常规准确?

输血后复查血常规的准确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输血目的及临床指征综合判断。

输血后24小时复查血常规可初步评估红细胞输注效果,此时外源性红细胞已基本完成循环分布,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数值趋于稳定。对于急性失血患者,24小时内的复查可能受体液平衡未完全恢复影响,需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若输血目的是纠正慢性贫血,建议延长至48-72小时复查,此时铁代谢相关指标更准确反映造血功能。血小板输注后1-2小时即需首次检测计数,而白细胞输注后监测时间通常为6-12小时。特殊情况下如存在活动性出血、溶血反应或感染时,需缩短复查间隔并增加检测频次。

输血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管压力变化。日常饮食可增加富含铁元素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出现发热、寒战、皮疹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复查血常规前避免大量饮水或剧烈运动,采血时间建议固定于每日同一时段以减少生理波动影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胃癌 肠绞痛 胃憩室 宫颈肥大 短肠综合症 慢性骨髓炎 阿-斯综合征 呼吸心跳骤停 1型糖尿病肾病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