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我家宝宝只要一抱起来(和大人一样那样坐着)口水就往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路东升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立即预约
孙正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人发烧反反复复怎么回事?

大人发烧反反复复可能由感染、免疫系统异常、药物反应、慢性疾病、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药物调整、疾病管理、肿瘤治疗等方式缓解。

1、感染: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反复发烧的常见原因。抗感染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每日两次、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片150mg每日一次。

2、免疫系统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导致反复发烧。免疫调节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mg每日两次、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2.5mg每周一次。

3、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引起药物热。药物调整包括停用可疑药物、更换替代药物如改用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

4、慢性疾病: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炎症如炎症性肠病可能导致反复发烧。疾病管理包括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300mg每日一次、利福平片600mg每日一次,控制炎症如使用美沙拉嗪片1g每日三次。

5、肿瘤:某些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可能导致反复发烧。肿瘤治疗包括化疗如环磷酰胺片50mg每日两次、靶向治疗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375mg/m²每周一次。

反复发烧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运动上建议选择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需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坐着感觉身体摇晃怎么回事?

坐着感觉身体摇晃可能与内耳平衡功能障碍、低血压、颈椎病、焦虑症、贫血等因素有关。内耳平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平衡感受异常,低血压可能引发脑部供血不足,颈椎病可能压迫神经影响平衡感,焦虑症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贫血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内耳平衡功能障碍可通过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如倍他司汀片一次1片,一日3次改善;低血压可通过增加盐分摄入、适量运动调节;颈椎病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次1片,一日1次缓解;焦虑症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片一次0.4mg,一日2次改善;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改善。

1、内耳问题:内耳平衡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坐着时感觉身体摇晃,常见于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前庭康复训练如眼球运动、头部运动有助于恢复平衡功能,药物治疗如倍他司汀片一次1片,一日3次可改善症状。若症状持续,需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2、低血压:低血压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身体摇晃感。增加盐分摄入、适量饮水有助于提升血压,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可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突然起身,减少长时间站立,有助于缓解症状。

3、颈椎病:颈椎病可能压迫神经,影响平衡感,导致坐着时感觉身体摇晃。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热敷可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一次1片,一日1次可减轻疼痛。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有助于预防症状加重。

4、焦虑症:焦虑症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包括感觉身体摇晃。心理咨询如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药物治疗如阿普唑仑片一次0.4mg,一日2次可改善症状。保持规律作息,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有助于减轻焦虑感。

5、贫血:贫血可能导致脑部缺氧,引发身体摇晃感。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片一次1片,一日3次、维生素B12有助于改善贫血症状。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症状。

坐着感觉身体摇晃时,需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铁质、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红肉、菠菜、鸡蛋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症状。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屁股没肉坐着疼怎么办?

屁股没肉坐着疼可通过坐垫调整、坐姿改善、局部按摩、适度运动、医疗干预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久坐、体重过轻、肌肉萎缩、坐骨神经受压、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1、坐垫调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坐垫或记忆海绵坐垫,能够减轻臀部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选择厚度适中、软硬适度的坐垫,避免过硬或过软导致不适。

2、坐姿改善: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隔30分钟起身活动,调整坐姿角度,减少对臀部的压迫,有助于缓解疼痛。

3、局部按摩:通过轻柔的按摩促进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使用按摩球或按摩器,重点按摩臀大肌和坐骨神经区域,每天进行10-15分钟。

4、适度运动:进行臀部肌肉锻炼,如深蹲、臀桥、侧抬腿等,增强臀部肌肉力量和耐力。每周进行3-4次,每次20-30分钟,有助于改善臀部肌肉状态。

5、医疗干预: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可能与坐骨神经炎、骨质疏松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臀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300mg、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或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等。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有助于骨骼健康。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整体体质,改善臀部肌肉状态。注意避免长时间久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臀部疼痛。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屁股里的骨头坐着疼怎么回事?

屁股里的骨头坐着疼可能由久坐、姿势不当、外伤、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坐姿、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坐姿会导致臀部肌肉和骨骼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疼痛。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如站立抬腿、扭腰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2、姿势不当:坐姿不正,如跷二郎腿或身体前倾,会导致骨盆和腰椎受力不均,压迫坐骨神经。应保持正确的坐姿,双脚平放地面,背部挺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必要时使用腰靠支撑。

3、外伤:臀部受到撞击或摔倒可能导致尾骨或骶骨损伤,引起疼痛。轻度外伤可通过热敷、休息缓解,严重者需就医检查,排除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必要时使用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两次止痛。

4、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梨状肌综合征可能压迫坐骨神经,导致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可服用加巴喷丁胶囊300mg,每日三次缓解神经痛,配合物理治疗如低频电疗或牵引,必要时进行微创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术。

5、骶髂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症会导致臀部深层疼痛,尤其在久坐或站立时加重。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一次缓解炎症,配合热敷、红外线理疗,严重者需进行关节融合术。

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行臀部肌肉锻炼如臀桥、深蹲等,增强肌肉力量,减轻骨骼压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促进骨骼健康。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大人35度8是不是低烧?

35.8℃的体温通常不属于低烧范围,正常成人体温在36.1℃至37.2℃之间波动。体温略低于正常值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温度过低、测量误差、近期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等。如果体温持续偏低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可能导致体温下降,尤其是未采取保暖措施时。注意调节室内温度,穿着保暖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2、测量误差:体温计使用不当或测量方法不准确可能导致读数偏低。确保使用经过校准的体温计,按照说明书正确测量,如口腔测量时需紧闭嘴唇,腋下测量时需夹紧体温计。

3、疲劳影响: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可能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体温偏低。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

4、营养不良:饮食不均衡或摄入热量不足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进而影响体温。注意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

5、潜在疾病: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或感染等可能导致体温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或碘摄入不足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贫血可能与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测、血常规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如果体温持续偏低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便秘 腹裂 骨折 截瘫 耳结核 类天疱疮 窦房传导阻滞 急性应激反应 皮肤阿米巴病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