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癌症

九月中旬检查出肝硬化后续cT检查弥漫性肝癌并门脉癌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彭淼云 主治医师
茂名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门冬胰岛素有几种类型?

门冬胰岛素可通过注射剂型治疗,通常由胰岛素类似物、快速起效、血糖控制需求等原因引起。门冬胰岛素是一种快速起效的胰岛素类似物,主要用于餐后血糖的控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其类型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为单一成分,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含有30%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适合需要基础胰岛素的患者;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含有50%门冬胰岛素和50%中效胰岛素,适合餐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1、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是一种快速起效的胰岛素类似物,通常在餐前注射,起效时间约为10-2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为3-5小时。它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适合需要快速降糖的患者。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剂量根据个体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调整。

2、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含有30%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适合需要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它的起效时间约为10-2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为12-24小时。这种剂型适合需要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患者,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剂量根据个体血糖水平调整。

3、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含有50%门冬胰岛素和50%中效胰岛素,适合餐后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它的起效时间约为10-2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为12-24小时。这种剂型适合需要更强餐后血糖控制的患者,使用方法为皮下注射,剂量根据个体血糖水平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门冬胰岛素时,应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有助于血糖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脑动静脉畸形怎么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治疗。脑动静脉畸形通常由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外伤、感染、遗传因素、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可使用抗癫痫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控制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片200mg,每日2次、华法林片2.5mg,每日1次、氨氯地平片5mg,每日1次。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畸形。

2、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风险高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显微外科手术。手术治疗可直接切除病灶,但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3、介入治疗:通过血管内介入技术,使用栓塞材料阻断畸形血管的供血动脉。常用栓塞材料包括Onyx液态栓塞剂、弹簧圈。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无法完全闭塞畸形血管。

4、放射治疗:采用伽马刀或直线加速器对畸形血管进行精确放射,使其逐渐闭塞。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但起效缓慢,需长期随访。

5、康复治疗:针对脑动静脉畸形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长期坚持。

脑动静脉畸形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至关重要。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喜脉和普通脉的区别?

喜脉和普通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脉象特征、临床意义及诊断方法上。喜脉通常指妊娠脉,具有滑利、柔和、有力的特点;普通脉则包括多种脉象,如浮脉、沉脉、弦脉等,与多种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

1、脉象特征:喜脉的脉象表现为滑利、柔和且有力,脉位较浅,脉速稍快,通常与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大有关。普通脉的脉象则因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不同而多样化,如浮脉多见于表证,沉脉多见于里证,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等。

2、临床意义:喜脉的出现通常提示妊娠,是中医诊断妊娠的重要依据之一。普通脉则反映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浮脉可能提示外感风寒,沉脉可能提示内伤虚损,弦脉可能提示肝气郁结等。

3、诊断方法:喜脉的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及脉象特征,通常在妊娠6周后较为明显。普通脉的诊断则需结合四诊合参,包括望、闻、问、切,综合分析脉象与症状的关系。

4、脉象变化:喜脉在妊娠期间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逐渐明显,脉象特征也会有所变化。普通脉的变化则与个体的健康状况、疾病进程密切相关,如病情加重时脉象可能由浮转沉,由滑转涩等。

5、诊断准确性:喜脉的诊断需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如尿妊娠试验、B超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普通脉的诊断则需结合现代医学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喜脉和普通脉的区别不仅体现在脉象特征上,更在于其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的不同。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维护脉象的正常,促进身体健康。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怎么治?

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可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局部治疗等方式治疗。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可能与肿瘤细胞侵袭、血液循环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1、化疗:化疗是治疗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的常用方法,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75mg/m²、紫杉醇注射液175mg/m²、吉西他滨注射液1000mg/m²。化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延缓病情进展,但可能伴随恶心、脱发等副作用。

2、靶向治疗: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片150mg/日、克唑替尼胶囊250mg/日、奥希替尼片80mg/日可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发挥作用,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具有较高的精准性,副作用相对较轻,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200mg/3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240mg/2周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免疫治疗适用于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对于部分局限性的肝转移病灶,可考虑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手术切除可直接清除肿瘤组织,但需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病灶范围,术后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5、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手段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经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给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则通过局部放射线照射,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早期弥漫性肺癌肝转移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弥漫性肺癌严重吗?

弥漫性肺癌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肺癌类型,其特点是癌细胞广泛分布在肺组织中,而非局限于某一区域。这种肺癌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其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以及对治疗的反应较差。弥漫性肺癌通常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上,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关键,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预后通常较差。

1、症状表现:弥漫性肺癌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呼吸功能。体重下降、乏力等全身症状也可能伴随出现,提示疾病的进展。

2、诊断方法:诊断弥漫性肺癌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支气管镜检查、组织活检等手段。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肺部广泛分布的病变,支气管镜和组织活检则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和分期,为治疗提供依据。

3、治疗措施:弥漫性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药物如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常用于控制病情进展。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也在临床中应用。

4、预后情况:弥漫性肺癌的预后通常较差,主要原因是其侵袭性强、进展迅速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不佳。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生存率较低。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影响预后。

5、生活质量:弥漫性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呼吸困难和胸痛等症状可能导致活动受限。心理支持、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有积极作用。

弥漫性肺癌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烟雾。饮食上,建议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体质。适度运动如散步、深呼吸练习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疟疾 钩虫病 胆管肿瘤 胫骨骨折 神经纤维瘤 颈椎半脱位 慢性肾衰竭 类风湿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肉芽肿性前列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