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我家孩子没有一分钟是老实的,总喜欢动,话说不停,我好急呀,孩子会不会是多动症呀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经常拉肚子会不会是肠癌?

经常拉肚子可能与肠癌有关,但更常见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和炎症性肠病。肠癌通常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需通过肠镜等检查确诊。

1、饮食不当:摄入过多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腹泻。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有助于改善症状。

2、肠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腹泻,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治疗感染。

3、肠易激综合征:压力大、情绪波动可能诱发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通过心理疏导、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可缓解症状。

4、乳糖不耐受:部分人群对乳糖消化能力不足,饮用牛奶后可能出现腹泻。选择无乳糖或低乳糖的乳制品,如豆奶、杏仁奶,有助于避免不适。

5、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能引起长期腹泻,伴随腹痛、体重下降。需通过药物治疗如美沙拉嗪片500mg,每日三次,或手术治疗如肠段切除术,控制病情。

日常饮食应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若腹泻持续超过两周,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癌的可能性。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一分钟仰卧起坐标准多少个?

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因年龄、性别和体能水平而异,通常成年男性为40-50个,成年女性为30-40个。青少年和儿童的标准相对较低,具体数量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1、成年男性: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为40-50个。这个范围适用于大多数健康成年男性,能够反映核心肌群的力量和耐力。若无法达到此标准,建议通过增加核心训练如平板支撑、卷腹等逐步提升。

2、成年女性: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为30-40个。女性由于生理结构差异,核心力量可能稍弱于男性,但仍需保持一定水平。可通过瑜伽、普拉提等运动增强腹部肌肉的耐力和柔韧性。

3、青少年: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为20-30个。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期,核心力量尚未完全成熟,不宜过度追求数量。建议结合全身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促进整体体能发展。

4、儿童: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为10-20个。儿童的肌肉和骨骼较为脆弱,运动应以趣味性和安全性为主。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如仰卧起坐比赛,激发运动兴趣。

5、老年人: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标准数量为15-25个。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运动强度需适度降低。建议结合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维持身体活力。

仰卧起坐是一项简单有效的核心训练,但需注意动作规范,避免腰部受伤。建议在运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后进行拉伸,结合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全面提升身体素质。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一分钟平板支撑消耗的热量是多少?

一分钟平板支撑消耗的热量约为3-5千卡,具体数值因个体体重、肌肉量和运动强度而异。平板支撑是一种静态核心训练,主要锻炼腹部、背部和肩部肌肉,虽然单位时间消耗的热量不高,但长期坚持有助于提升核心力量和身体稳定性。

1、体重影响:体重较大的人在平板支撑时消耗的热量更多。例如,体重70公斤的人每分钟消耗约5千卡,而体重50公斤的人可能只消耗3千卡。这是因为体重增加会提高肌肉的负荷,从而增加能量消耗。

2、肌肉量差异:肌肉量较多的人在平板支撑时消耗的热量更高。肌肉在静态收缩时也需要能量,肌肉量越多,基础代谢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热量也更多。

3、运动强度:平板支撑的姿势是否标准直接影响热量消耗。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核心收紧的姿势,能够调动更多肌肉群参与,从而提高能量消耗。反之,姿势不标准会减少热量消耗。

4、个体代谢率: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在平板支撑时消耗的热量更多。基础代谢率受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影响,年轻人通常比老年人代谢率更高,男性通常比女性代谢率更高。

5、运动频率:长期坚持平板支撑训练的人,肌肉耐力和核心力量会逐渐增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热量也会有所提升。这是因为肌肉适应后,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动作,调动更多能量。

平板支撑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核心训练,虽然单位时间消耗的热量有限,但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体态、增强核心力量。配合合理的饮食和全身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热量消耗和健康管理。建议每周进行3-4次平板支撑训练,每次持续1-2分钟,逐步增加时长,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一分钟能走几步路?

一分钟能走几步路取决于个人的步幅、步频和行走速度。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分钟步行步数在100到130步之间,具体数值因人而异。步幅和步频是影响步行速度的关键因素,步幅较大或步频较快的人可能每分钟走的步数更多。步行速度也受年龄、健康状况、体力和行走环境的影响。老年人或体力较差者步频可能较慢,步数相对较少。在平坦路面上行走时,步幅和步频通常较为稳定,而在崎岖或不平的路面上,步数可能会减少。通过调整步幅和步频,可以有效提高步行效率,增加每分钟的步数。

1、步幅影响:步幅是指每一步的距离,通常与身高和腿长有关。步幅较大的人每分钟走的步数相对较少,但行走距离更长。步幅较小的人步频较快,每分钟步数较多。调整步幅可以帮助控制步行速度和步数。

2、步频决定:步频是指每分钟的步数,通常与行走速度和体力有关。步频较快的人每分钟步数较多,行走速度也较快。步频较慢的人步数较少,行走速度较慢。通过增加步频,可以提高每分钟的步数。

3、年龄因素:年龄对步行步数有显著影响。年轻人通常步频较快,步数较多,而老年人步频较慢,步数相对较少。随着年龄增长,步幅和步频可能逐渐下降,影响每分钟的步数。

4、体力状况:体力较好的人步频较快,步数较多,而体力较差者步频较慢,步数较少。通过锻炼增强体力,可以提高步频和步数,增加每分钟的步行效率。

5、行走环境:行走环境对步数和步频有直接影响。在平坦路面上行走时,步幅和步频较为稳定,步数较多。在崎岖或不平的路面上,步幅和步频可能受到影响,步数相对较少。

步行时保持均匀的步幅和步频,可以有效提高每分钟的步数。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步行锻炼,如快走或慢跑,有助于增强体力和提高步行效率。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运动后适当补充水分,避免脱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可以改善步行步数和步频,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人的脉搏一分钟多少次为正常听我说?

人的脉搏一分钟60-100次为正常。脉搏频率受年龄、情绪、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脉搏在60-100次/分钟之间,儿童和老年人的脉搏频率可能略有不同。

1、年龄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脉搏频率通常较高,新生儿可达120-14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减退,脉搏频率可能略低于成年人,但仍应在60-100次/分钟范围内。

2、情绪波动:情绪激动、紧张或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脉搏频率也会相应增加。安静状态下情绪平稳,脉搏频率通常恢复正常。

3、运动状态:运动时,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心脏通过加快跳动来满足需求,脉搏频率会显著上升。运动后休息片刻,脉搏频率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4、健康状况: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或心脏病可能导致脉搏频率异常,表现为过快或过慢。定期监测脉搏频率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能影响心脏跳动频率,导致脉搏频率低于或高于正常范围。服用此类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脉搏变化。

保持正常的脉搏频率对健康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规律运动、保持情绪平稳、合理饮食等方式维护心脏健康。运动方面,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定期监测脉搏频率,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截瘫 花斑癣 外耳炎 宫颈粘连 多形性腺瘤 紧张性头痛 卡波西肉瘤 巨淀粉酶血症 急性胃粘膜病变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