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洗牙会不会把补牙材料洗掉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阿达帕林凝胶用完要洗掉吗?

阿达帕林凝胶使用后无需刻意洗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皮肤耐受性决定是否保留。使用注意事项主要有药物特性、皮肤反应、使用时间、搭配产品和特殊人群。

1、药物特性:

阿达帕林属于第三代维甲酸类药物,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发挥抗炎作用。其凝胶基质设计为缓释型,涂抹后形成透明薄膜持续起效,刻意清洗可能降低局部药物浓度。

2、皮肤反应:

该药物常见刺激反应包括干燥、脱屑和红斑。初次使用或敏感肌可缩短保留时间,如涂抹20分钟后洗去,待皮肤建立耐受后再延长至过夜。出现持续灼痛或水肿需立即停用。

3、使用时间:

夜间使用能减少光敏风险,清洁面部后薄涂于干燥皮肤。药物吸收约需15分钟,之后接触枕头不会影响疗效。晨起用温水洁面即可,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屏障受损。

4、搭配产品:

避免同期使用含水杨酸、果酸的去角质产品,防止刺激叠加。建议搭配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先涂抹保湿产品待吸收后再用药,可降低刺激反应发生率。

5、特殊人群:

妊娠期禁用维甲酸类药物。青少年使用时需加强防晒,痤疮合并严重炎症者需配合抗菌药物。眼周、口唇等黏膜部位需避开,不慎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

使用期间建议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使用磨砂类清洁工具,洁面后轻拍拭干而非用力擦拭。日常需配合SPF30以上的物理防晒,外出时每2-3小时补涂。饮食注意减少高糖乳制品摄入,适当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南瓜籽。建立用药日记记录皮肤反应,治疗初期可能出现短暂加重现象,通常2-4周后逐渐改善。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儿童颅骨修补用什么材料好?

儿童颅骨修补材料主要有钛网、聚醚醚酮、自体骨、羟基磷灰石和生物陶瓷。选择需综合考虑生物相容性、生长发育需求及手术安全性等因素。

1、钛网:

钛网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颅骨修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其多孔结构利于组织长入,术后感染率低于5%。但钛金属导热性强,可能引起术后对温度敏感,且幼儿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颅骨自然发育。需在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评估,监测颅腔容积变化。

2、聚醚醚酮:

聚醚醚酮作为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与骨组织接近,能有效分散应力。其透光性方便术后影像检查,特别适合需长期随访的儿童病例。3D打印技术可实现精准塑形,但材料成本较高。临床数据显示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7%,主要风险为迟发性感染。

3、自体骨:

采用患儿自身肋骨或髂骨移植具有最佳生物相容性,无排异反应。但取材会造成二次创伤,且幼儿骨量有限,大范围缺损修复困难。保存的自体骨可能出现吸收现象,文献报道吸收率可达20-30%。适用于小范围缺损且能耐受二次手术的患儿。

4、羟基磷灰石:

这种生物活性材料成分与天然骨相似,能促进新骨形成。其多孔结构有利于血管长入,但机械强度较低,仅适用于非承重区小面积修补。临床研究表明其术后五年降解率约40%,需配合钛钉固定系统使用。

5、生物陶瓷:

氧化锆等生物陶瓷具有优良的生物惰性,不会释放金属离子。其硬度接近天然骨,但脆性较大,术中塑形困难。新型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可改善韧性,但长期安全性数据尚不充分,目前多用于实验性治疗。

术后护理需特别注意头部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外力撞击。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推荐每日500ml牛奶搭配鱼虾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定期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和头颅CT复查,监测材料稳定性和颅骨生长情况。睡眠时建议使用特制护具,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需立即就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浅谈颅骨修补材料的利弊。?

颅骨修补材料的选择需权衡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及术后并发症风险,常用材料包括钛网、聚醚醚酮和高分子材料等。

1、钛网材料:

钛网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能与人体骨骼形成稳定结合。其导热性与颅骨接近,可减少温度敏感不适。但存在术后影像检查伪影干扰问题,且薄层钛网可能因外力变形。临床数据显示钛网感染率约3%-5%,多与术前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

2、聚醚醚酮材料:

这种高分子材料弹性模量与颅骨接近,能有效分散应力。其透光性允许术后CT/MRI无伪影检查,特别适合需长期影像随访的患者。但材料成本较高,术中塑形需要专用加热设备。少数病例报告显示可能存在迟发性过敏反应,发生率约1.2%。

3、羟基磷灰石材料:

作为仿生骨材料,能与宿主骨形成化学键结合,促进骨组织再生。但脆性较大不适合大范围缺损修补,多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缺损。术后3年吸收率可达15%,可能需二次加固。其多孔结构虽有利于血管长入,但也增加细菌定植风险。

4、自体骨移植:

采用患者自身肋骨或髂骨进行修补,完全避免排异反应。但供区并发症发生率约20%,包括慢性疼痛和感觉异常。移植骨吸收率高达30%,且塑形困难影响美观效果。目前仅适用于儿童颅骨生长性缺损或特殊感染病例。

5、复合修补系统:

新型材料如钛网-聚乙烯复合体结合金属支撑性和聚合物隔热性,能模拟颅骨多层结构。但多层界面可能成为细菌滋生温床,手术操作复杂度增加30%。部分产品需定制生产,平均等待周期达4-6周,急诊手术适用性受限。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撞击,定期进行头颅三维重建评估材料位置。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骨整合,如乳制品、深海鱼和坚果。睡眠时保持修补侧朝上可减轻局部压力,日常洗护选用pH值中性的清洁产品。出现持续头痛、局部红肿或异常分泌物需立即复查,材料相关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6-12个月。康复期可进行颈部肌肉放松训练改善血液循环,但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头部按摩。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peek材料颅骨修补缺点?

peek材料颅骨修补的缺点主要包括术后感染风险、材料排异反应、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长期稳定性待观察以及费用相对昂贵。

1、感染风险:

peek材料植入后可能增加术后感染概率。由于颅骨修补属于异物植入手术,细菌可能通过手术切口或血行途径附着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一旦发生感染需取出修补材料并长期抗感染治疗,可能伴随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2、排异反应:

部分患者对peek材料可能出现免疫排斥现象。虽然peek的生物相容性优于传统钛网,但仍有约3-5%患者会出现局部组织红肿、渗出等排斥反应,严重者需二次手术更换修补材料。

3、手术难度:

peek材料塑形需要精准的三维重建技术。相比钛网可术中手工塑形,peek需术前定制且对医生操作要求更高,术中可能出现贴合不良导致脑组织受压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4、长期稳定性:

peek材料的远期效果尚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现有研究表明其抗冲击性能随时间可能衰减,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存在老化风险,儿童患者还需考虑颅骨生长导致的材料移位问题。

5、费用问题:

peek修补手术费用约为传统钛网的2-3倍。材料本身价格昂贵且需配合导航设备使用,部分医保未完全覆盖,对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造成较大负担。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头部,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饮食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可适当补充锌元素增强免疫力。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采用健侧卧位减轻修补区压力。出现头痛加剧或切口渗液应及时就医,术后半年内需每三个月复查头颅CT评估材料位置及愈合情况。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要不要洗掉?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通常不需要刻意洗掉。该洗剂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轻度皮炎等症状,其成分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后,可自然吸收或随日常活动逐渐脱落。

1、药物特性: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的主要成分为炉甘石和薄荷脑,具有收敛止痒、清凉镇痛的药理作用。涂抹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细微粉末层,这种物理屏障能持续发挥药效约4-6小时。刻意清洗会提前破坏药物保护膜,影响治疗效果。

2、使用场景:

对于急性皮炎、痱子等渗出性皮损,洗剂干燥后形成的保护膜可吸附组织液。若出现明显结痂或药物堆积影响活动时,可用温水轻柔冲洗,但需避免用力揉搓导致二次损伤。

3、皮肤反应:

个别敏感肌肤可能出现轻微紧绷感或暂时性白色药粉残留,这属于正常药物反应。除非伴随刺痛、红肿等过敏症状,否则无需特殊清洁,通常更衣时摩擦即可去除多余粉末。

4、特殊部位:

面部或皮肤褶皱处使用时,建议在药物发挥作用后约2小时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理,避免粉末堵塞毛孔或堆积刺激。眼周、黏膜等敏感区域应禁用该洗剂。

5、后续护理:

药物完全吸收后,可配合使用无刺激的保湿乳液维护皮肤屏障。若需重复用药,应清洁残留药物后再涂抹,但每日使用不超过3次为宜。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患处干燥通风,避免抓挠刺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若持续使用3天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肤破溃、渗液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运动后出汗应及时擦干,防止汗液溶解药物成分刺激皮肤。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肾虚 跟腱炎 脊髓肿瘤 大叶性肺炎 急性肝衰竭 前列腺囊肿 荨麻疹性血管炎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