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诊断标准
1.1 接触史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该病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可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两种临床表现。
1.2.1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1.2.1.1 潜伏期3~14天
1.2.1.2 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4天后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1.2.1.3 腹股沟淋巴结常肿大,有压痛。
1.2.1.4 患者学啃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1.2.1.5 病程约2~3周。
1.2.2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原发皮损消退后皮疹反复发作,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原发性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较短。
1.2.2.1 起疹前局部有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
1.2.2.2 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群簇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症状较轻。
1.2.2.3 病程7~10天。
1.3 实验室检查
有条件和必要时作下列检查。
1.3.1 细胞学检查(Tzanck涂片)
以玻片在疱底作印片,Wright染色或Giemsa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到具特征性的多核巨细胞或核内病毒包涵体。
1.3.2 检测病毒抗原从皮损处取标本,以单克隆抗体直接荧光法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1.3.3 病毒培养从皮损处取标本作病毒培养,发现有单纯疱疹病毒和细胞病变。
1.4 病例分类
1.4.1 报告病例具备1.1,1.2指标
1.4.2 确诊病例具备1.1,1.2指标及1.3任何一项指标。
2.处理原则
2.1 治疗原则及时足量使用抗病毒药物,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控制疱疹的传染和复发。
2.2 判愈与预后患处疱疹损害完全消退,疼痛、感觉异常以及淋巴结肿痛消失。虽易复发,但愈后好。
2.3 管理与预防首次诊断的生殖器疱疹病例应报告。其余可参考尖锐湿疣的管理与预防。
查视力时规范的操作主要包括视力表检查、验光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测量和裂隙灯检查。
1、视力表检查视力表检查是查视力的基础步骤,通常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检查时要求被检者站在指定距离,一般为5米,单眼分别检查。被检者需清晰指出视力表上的字母或图形方向,检查者根据被检者的识别能力记录视力值。检查过程中需确保光线充足,避免眩光干扰,同时要求被检者保持头部稳定,避免歪头或眯眼。
2、验光检查验光检查用于确定屈光不正的度数,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检查时使用验光仪或试镜架,通过不同度数的镜片让被检者选择最清晰的视觉状态。验光过程中需保持环境光线适中,避免过亮或过暗影响检查结果。检查者需根据被检者的反馈逐步调整镜片度数,确保验光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儿童或初次验光者,可能需要进行散瞳验光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3、眼底检查眼底检查通过检眼镜观察视网膜、视神经和血管的情况。检查前可能需要散瞳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眼底结构。检查时要求被检者注视固定目标,检查者通过调整检眼镜的焦距和光线强度,全面检查眼底各部位。眼底检查有助于发现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疾病,对于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4、眼压测量眼压测量是筛查青光眼的重要方法,常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压平式眼压计进行检查。检查时被检者需保持头部稳定,双眼注视仪器内的固定目标。仪器会向角膜喷射气流或轻轻接触角膜,测量眼内压力。眼压测量过程快速无痛,但需确保被检者配合良好,避免眨眼或移动影响测量结果。眼压值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青光眼风险。
5、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用于观察眼前节结构,包括角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检查时被检者将下巴固定在托架上,前额紧贴额带,双眼注视光源。检查者通过调节裂隙灯的宽度和角度,放大观察眼部各结构的细微变化。裂隙灯检查能发现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疾病,对于佩戴隐形眼镜者或眼部外伤患者尤为重要。
规范的视力检查需要专业设备和熟练操作,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高度近视群体。检查前避免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睡眠。检查过程中需配合医生指令,如实反馈视觉感受。检查后如有异常结果,应及时就医进一步诊治。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多参与户外活动,有助于维护视力健康。
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推荐的中成药主要有尪痹片、骨刺消痛液、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抗骨增生片等。
1、尪痹片:
尪痹片由熟地黄、续断、附子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型骨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腰膝酸软等症状。该药能改善关节微循环,促进软骨修复,需注意服药期间避免生冷食物。
2、骨刺消痛液:
骨刺消痛液含有川乌、草乌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寒湿痹型骨关节炎,对关节肿胀、晨僵有明显缓解效果。使用时应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连续使用,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
3、仙灵骨葆胶囊:
仙灵骨葆胶囊主要成分为淫羊藿提取物,能调节骨代谢平衡。特别适合骨质疏松合并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骨密度并缓解关节疼痛。服药期间建议配合适量钙质补充,避免与咖啡因同服影响药效。
4、金天格胶囊:
金天格胶囊以人工虎骨粉为主要原料,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于中重度骨关节炎出现的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效果显著。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轻度胃肠道反应,建议餐后服用。
5、抗骨增生片:
抗骨增生片由熟地黄、鸡血藤等组成,具有养血荣筋功效。适用于骨关节炎伴骨质增生患者,能延缓关节退变进程。服药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关节影像学变化。
骨关节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锻炼,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饮食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鱼皮、蹄筋,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急性发作期应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动作。定期复查关节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方案。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将血胆固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管理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饮食调整、运动干预、戒烟限酒、定期监测。
1、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控制血胆固醇的核心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抑制胆固醇合成。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可减少肠道吸收。严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能需要PCSK9抑制剂。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2、饮食调整:
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不超过总热量7%。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豆类每日25-30克。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每周2-3次。避免反式脂肪酸,控制胆固醇摄入每日小于200毫克。
3、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阻抗训练每周2-3次,重点锻炼大肌群。运动强度以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为宜。运动前后需充分热身与放松,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
4、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使低密度脂蛋白更易沉积。彻底戒烟可显著改善血脂谱。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酗酒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影响药物代谢。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测血脂四项,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冠心病患者建议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同时监测肝功能、血糖等指标。记录日常饮食与运动情况,就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方案。
冠心病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均衡饮食结构,主食以全谷物为主,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烹饪选用植物油,避免动物油煎炸。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学习放松技巧缓解压力,避免情绪波动诱发心血管事件。家属应共同参与监督,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定期陪同就医复查。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诊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推荐的中成药主要有雷公藤多苷片、白芍总苷胶囊、正清风痛宁片等。中成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具有调节免疫、缓解关节肿痛的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使用。
1、雷公藤多苷片:
雷公藤多苷片是从雷公藤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该药适用于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可减轻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使用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白芍总苷胶囊:
白芍总苷胶囊主要成分为白芍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和免疫调节作用。该药适用于轻中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能改善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胃肠道不适。
3、正清风痛宁片:
正清风痛宁片由青风藤、白芍等中药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功效。该药适用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可缓解关节冷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服药期间需避免生冷食物。
4、痹祺胶囊:
痹祺胶囊含有马钱子、全蝎等成分,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作用。该药适用于病程较长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改善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使用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毒性反应。
5、昆仙胶囊:
昆仙胶囊主要成分为昆明山海棠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该药适用于对传统抗风湿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能延缓关节破坏进展。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治疗时,需配合适度关节功能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关节保暖,冬季可佩戴护膝、护腕等防护用具。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治疗期间定期复诊,由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方案。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推荐的中成药主要有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香砂养胃丸、达立通颗粒、枳术宽中胶囊。
1、胃苏颗粒:
由紫苏梗、香附、陈皮等组成,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功效,适用于胃脘胀满型反流。该药能调节胃肠动力,缓解嗳气反酸症状,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
2、气滞胃痛颗粒:
含柴胡、延胡索等成分,专治肝郁气滞引发的胸胁胀痛伴反流。其疏肝解郁作用可降低食管敏感度,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效果更佳,阴虚火旺者慎用。
3、香砂养胃丸:
木香、砂仁等药材配伍,针对脾胃虚弱型反流,表现为餐后反酸加重。该药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少反流,服用时需配合少量频饮的进食方式。
4、达立通颗粒:
含枳实、蒲公英等,适用于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能促进胃排空。其清热利胆特性可改善口苦症状,但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5、枳术宽中胶囊:
以麸炒白术、枳实为主药,治疗脾虚气滞型反流伴早饱。通过调节脑肠轴功能减轻反流频率,建议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日常需保持七分饱饮食,避免咖啡、巧克力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15厘米,裤装不宜过紧。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可练习腹式呼吸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或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时需及时胃镜检查排除巴雷特食管等并发症。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