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恶心~肠胃也不舒服吃什么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吴晓宾 住院医师
回龙观卫生服务中心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十二指肠溃疡怎么办?

十二指肠溃疡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善、心理干预和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十二指肠溃疡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饮酒和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mg,每日两次和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每日四次。这些药物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2、饮食调节: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和蒸鱼。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酸对十二指肠黏膜的刺激。

3、生活方式改善: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和瑜伽,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消化功能。

4、心理干预:长期压力和焦虑可能加重溃疡症状,建议通过心理咨询、冥想和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康复。

5、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如穿孔、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和迷走神经切断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

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和游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肚子一下子痛一下子不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肚子一下子痛一下子不痛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痉挛、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腹痛、腹胀、排便异常等症状。缓解方式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等。

1、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腹痛时有时无,常见于精神压力大或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建议通过规律作息、减少压力、避免暴饮暴食等方式改善。可尝试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蒸蛋等。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会引起腹部不适,疼痛感可能间歇性出现。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饭后适当散步有助于促进消化。

3、肠道痉挛:肠道痉挛会导致腹部阵发性疼痛,可能与受凉或饮食刺激有关。建议避免生冷食物,注意腹部保暖。可饮用温水或热敷腹部缓解症状。

4、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腹痛,常伴有胃酸反流、恶心等症状。建议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少食多餐。药物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

5、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腹痛与排便异常交替出现。建议通过低FODMAP饮食改善症状,如避免豆类、乳制品等。药物治疗可选用匹维溴铵片、洛哌丁胺胶囊等。

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因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复合型胃溃疡怎么办?

复合型胃溃疡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复合型胃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引起。

1、抑制胃酸: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兰索拉唑30mg每日一次,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mg每日两次,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

2、保护黏膜: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1g每日四次、枸橼酸铋钾120mg每日四次,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防止胃酸和消化酶对溃疡面的进一步侵蚀。

3、根除细菌: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三联疗法如阿莫西林1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500mg每日两次、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持续治疗7-14天,彻底清除病原菌。

4、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过冷过热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米粥、蒸鱼、煮蛋,少量多餐,减轻胃部负担。

5、缓解压力: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以及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对胃部的不良刺激。

复合型胃溃疡的治疗需综合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同时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如每天30分钟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孕后期突然水肿的厉害是怎么回事?

孕后期突然水肿的厉害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可通过日常护理和医疗干预缓解。生理性因素包括血液循环变化、体重增加、激素水平波动,病理性因素可能涉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脏功能异常。

1、血液循环变化:孕后期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引起水肿。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循环,穿宽松舒适的衣物。

2、体重增加:孕期体重增加导致身体负担加重,尤其是下肢容易水肿。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高盐饮食,减少水分潴留,适量饮水有助于代谢废物排出。

3、激素水平波动: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尤其在手脚和面部明显。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缓解水肿。

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能引起严重水肿,伴有血压升高和蛋白尿。监测血压和尿蛋白,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片50mg每日两次,必要时住院治疗。

5、肾脏功能异常:孕期肾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功能异常,引起水肿。定期检查肾功能,遵医嘱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20mg每日一次,注意观察尿量和颜色变化。

孕后期水肿的日常护理包括饮食调节和适度运动。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若水肿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正常人大便多久一次?

正常人的排便频率因人而异,通常每天1-2次或每2-3天一次都属于正常范围。排便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肠道健康状况等。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助于肠道健康,避免便秘或腹泻的发生。以下是影响排便频率的五个主要因素。

1、饮食习惯:高纤维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频率。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和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习惯。低纤维饮食可能导致便秘,排便频率减少。

2、生活方式: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肠道健康。久坐不动或缺乏运动可能减缓肠道蠕动,影响排便频率。每日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或游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3、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的平衡对排便频率有重要影响。益生菌和益生元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健康,促进正常排便。食用发酵食品,如酸奶、泡菜,或补充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

4、心理状态:压力和焦虑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便频率异常。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引发便秘或腹泻。通过冥想、深呼吸或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便习惯。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肠道功能,改变排便频率。例如,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腹泻;而某些止痛药可能引发便秘。在使用药物时,注意观察排便变化,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为保持正常的排便频率,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饮用至少8杯水,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避免久坐不动。同时,注意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压力对肠道功能的影响。若排便频率异常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的肠道疾病。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色汗症 睾丸囊肿 过期妊娠 颈椎骨折 肌腱损伤 睡眠障碍 急性胆管炎 染色体异常 视网膜震荡 肱骨髁上骨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